三希堂的“三帖”齐聚北京

标签:
数位真迹两岸故宫三希堂中秋帖伯远帖快雪时晴帖798杂谈 |
两岸故宫“破冰”交流之后,大家对两岸故宫的关注持续升温。在台北一次聚餐的时候,听一个航空公司的朋友聊到现在已经可以用3D数码投影技术,把两岸故宫的馆藏“漂浮”在机舱里。昨天接到北京798艺术区的邀请,一家台湾的公司将在那展出两岸故宫的“数位真迹”,昨晚就开始做梦在798看到各个车间里到处“漂”着翠玉白菜、肉形石、或者是清朝皇帝画像之类的文物。
到了现场才发现原来是用数字技术复制珍惜字画的高科技手段。“数位真迹”或者说“数码真迹”(DGA)是台湾artkey艺术集团的注册商标,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与原作相同材质及等比例的复制,在鉴定时只有年代的不同,用肉眼看不出任何与原作的差异。据说,还能能原原本本地再现原作品创作者力道中的轻重缓急,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其创作时的喜怒哀乐。
听起来似乎有点悬,不过几千块钱能把两岸故宫授有版权的珍品画作挂在自己家里也不失是艺术爱好者的福音。毕竟艺术爱好者和收藏爱好者还是不太一样的。如此逼真的复制品抛开升值的因素,就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而言,丝毫不逊色。而且数位真迹有版权的授予,这不但保护了原作画家的版权和收藏家的权益,也增加了数位真迹本身的价值和空间。
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收藏,经过时间的洗礼,其艺术价值已无法用数字标示。这些凝聚了历史文化的艺术珍品,是整个民族的财富。“数位真迹”的现代智慧让普通百姓可以更好地“拥有”和欣赏国宝。
看到挂在一面墙上的伯远帖、中秋帖、快雪时晴贴,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原本在紫禁城三希堂的这“三帖”现在分藏在两岸故宫。以这样的方式相聚在北京是科技进步的表现,也是两岸故宫关系发展进步的见证吧。
ARTKEY创始人郭羿承先生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很经典:从两岸故宫馆藏作品中,我们看到过去的生活。而过去的生活,正是现在的文化;现在的生活,也将成为未来的文化。当全球金融海啸为当代艺术市场敲下警钟之际,结合生活与科技的艺术,通过艺术授权这种文化创意产业模式,将再创属于中国的二度文艺复兴辉煌。
快雪时晴帖
中秋帖
伯远帖
郭羿承接受采访
我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