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台日记第62天 去两厅院附庸风雅
标签:
两厅院中正纪念堂国家大剧院驻台日记杂谈 |
今天终于去台北的两厅院听音乐会了,人民日报的小星姐姐给的票,到了音乐厅门口高台阶会和的时候才发现,给小星姐姐票的竟然就是两年前带学生去长沙进行音乐交流活动的蒋老师。而我是那次交流活动的随团记者。更有意思的是,今晚音乐会的钢琴独奏就是在那次音乐交流的台湾著名钢琴家廖皎含老师。进场后还发现了好几个参加那次活动的小朋友,两年不见已经长得亭亭玉立。大家感慨世界真的很小。两年前的两岸文化交流成果今天还在发酵。主办单位看了一定很有成就感吧。台湾的高雅音乐普及多年,所以音乐会过程中没有乱咳嗽和突然手机响起的情形。演奏也很精彩,热烈的掌声连续让乐团安可了两支曲子。
两厅院就是在台北市中心中正纪念堂所在的广场里的两座仿古大建筑,一座是音乐厅一座是戏剧院,在101没有盖好之前,这里可是台北的地标性建筑。戏剧院是明清宫殿式的建筑,就像北京故宫里的太和殿,而音乐厅则象北京故宫里的保和殿。两座建筑外观黄瓦飞檐、红柱彩拱,气势典雅壮观,里面的装潢也是富丽堂皇。不过里面的演出舞台音响设备都是国际知名厂商严格科学设计,完全达到国际水准,经常有世界上一些顶级的表演团体和艺术家在这里演出。所以,绝对是台湾“附庸风雅的最前线”。这两座建筑中正纪念堂以及纪念堂正对面的大牌坊环抱着四座广场,广场里经常上演一些户外的演出活动,不用门票,普通民众时常也可以欣赏到云门舞集、台北爱乐乐团等本土知名表演团体的演出。就像《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这本书中说的“坐几站公车就能享有世界一流的艺文大餐,已经足以构成生存在台北的理由之一”。
不过,我在听着激昂的“柴四”的时候,倒是想到,这个演出中心放在如今北京国家大剧院的位置可能会和周围环境更协调一些。遐想而已,我还是很喜欢国家大剧院内的那三个表演场所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