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台日记第47天 “点心”--台南妈妈们的点点心意

标签:
台南小吃单亲妈妈赤坎楼担仔面杂谈 |
赤坎楼是外地游客到台南必去的景点,当地人说这是台南的地标也是台南精神所在。也是台湾历史的浓缩。从1653年荷兰人在现在的位置建城,之后经历明郑、清朝、日据时代、民国,这座古楼在每个时代都有所损毁又有所重建,直到今天它还以风雅优美、层次丰富的姿态矗立在台南市中心,向每位游客讲述着台湾发展的历史。一对南京来的教授夫妇跟我说,他们去了阿里山日月潭,觉得那样的自然景观在大陆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得到,而台南的历史古迹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来台湾一定要来台南,来赤坎楼看看郑成功是怎么打败当时强大的荷兰侵略者,看看这里至今保存完整的闽南文化。当然更要尝尝台湾最有名的小吃担仔面。
如果说赤坎楼是浓缩的台南历史,那担仔面就是浓缩的台南精神,台南聚居闽南族群的移民先祖早年漂洋过海从福建来到台湾,把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味小吃都通通带来,一根扁担挑着的移动面摊,热腾腾的现煮面线,浇上事先用蒜头香葱炒好的肉燥和精心熬制的汤头,不管是早上还是半夜,不论是在街头还是市集,那一声“担面”的叫卖声,对于物资缺乏年代的老辈人来说,回忆起这样的场景,具体的感受是我们这辈人所无法体味得到的。对于我们这些过客来说,只要知道担仔面真的很好吃就够了。台南的担仔面主要集中在赤坎楼对面的民族路,据说这条街上的7、8家店都是从那家台南担仔面分出来的,都是一个家族在经营。现在生意最火爆的是一家叫“赤坎楼担仔面”,老板曾凤玉是一位很有故事的单亲妈妈,她原是台南担仔面家族的儿媳妇,7年前和丈夫离婚后,独自带着3个女儿,背着700万新台币的债务愣是在这条竞争激烈的老街上生存下来,并且把生意做到高雄做到台北故宫的晶华饭店。不要以为老板会是一位历经沧桑的强悍欧巴桑,大女儿已经28岁的这位女老板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还真有点惊艳的感觉,经过精心打理的一头“乱发”,时尚性感的妆容,宽袖口黑色毛衣搭一条黑色大围巾,配上红色大花超短裙,脚蹬翻毛尖头小皮靴,把一双美腿衬得更加细长。怎么也看不出是接近50岁的年纪。名片上印的头衔叫“店头家”,就是闽南话老板的意思。温柔得向她们家炖九个小时的卤猪脚一样香软的声音,和着开朗的笑声跟我们娓娓讲述她的故事,曾经5年没有上床睡过觉,从中午11点经营到晚上5点,给女儿们做早餐送去上学,之后又去采购准备11点开业,只是在偶尔没有客人的时候靠在墙上眯一会儿,但再怎么辛苦怎么累,都把最灿烂的笑容带给客人,也从不向客人和孩子诉苦。凭着这份乐观,这份坚持,她终于用自己练就的一手烹调好手艺,以高品质低价格,最好的服务,在前夫家族的老字号地盘上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由于自己的经历,店里招收的服务人员也大都是单亲妈妈,曾凤玉说,她特别理解单亲妈妈的困难,大家在一起可以互相鼓励,工作也会更加卖力,只有经历了困难才知道,不要想着靠别人,任何时候靠自己才是最牢靠。除了有故事的个人背景,她的店面所在也是一座百年古迹,她当时租下来的时候几乎是一座到处漏雨的鬼屋,但经过她精心修缮改造后,这里现在成了台南市民间保护和善用古迹的典范。现在在这座老房子里,游客可以一次吃到各种台南特色小吃,但绝不是山寨版的拼凑,她们家的担仔面、肉燥饭、菜尾汤、卤猪脚、虾卷都敢跟任何一家老字号叫板。因为她说这些小吃就是台南人所说的点心,都是她们这群台南妈妈的点点心意。
担仔面 碗粿 芋头粿 肉圆 豆瓣虱目鱼肚 卤猪脚 虾卷 菜尾汤 肉燥饭 请对号入座
担仔面的肉燥是用温体猪肉用多种香料炒制 汤头是用干贝虾子等慢火炖出
这位店头家曾小姐有点象蔡琴吧
碰到有史以来吃过的最好吃的猪脚(可能会得罪自家大姐)顾不得吃相了
百年老房子 被整修得很温馨舒适
用心做点心的妈妈们
坐在门口的骑楼下面感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