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播客风暴》9个月了

(2007-10-26 23:02:01)
标签:

职场/励志

 很久没写文章了,这半年过得很充实。海峡新干线的采访已经不要花太多精力,每次国台办发布会都能提上问题了;《播客风暴》尽管经常被毙,但也习惯了;《闽商闯四海》已经在轨道上了;大学同学聚会也圆满完成了。爱情生活平淡而稳定,早已波澜不惊了。没有什么可矫情的了,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了。哈哈。今天为了给上海《媒体主张》杂志热心的吴林小姐回复《播客风暴》节目运作到现在的一些心得,才翻开去年这个时候关于这个节目酝酿时的一些记录,发现去年这个时候还写的挺勤快的。有时候记忆真的还是需要记录的。那就把今天关于播客风暴今年的一些心得,以后会成为记忆的部分留在这里吧。对于《播客风暴》,本来开始逐渐被尺度折磨得有些心灰意冷了,甚至想做完今年的合同就放弃了,不曾想,最近却发现有不少业内人士在关注这个5分钟的小东西,有些播客已经把她看成自己的节目。于是新的希望又被重新点燃了。哈哈
 

关于东南卫视《播客风暴》节目

 

《播客风暴》播出时间:每晚18:25-18:30

            播出平台:东南卫视 土豆网首页

 

节目口号:播客风暴 土豆制造   解读:在英文中,把电视迷叫做“COUCH  POTATO”,直接翻译是“沙发上的土豆”,而我们的节目正是要把这些原本只坐在沙发前看电视的这些“土豆”变成电视节目的导演、编剧、演员。正是这些“沙发上的土豆”的自发创作才掀起了目前整个互联网上的“播客风暴”。

 

 

节目缘起:2006年9月中旬,我在帮新浪科技频道做一个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时第一次接触土豆网创始人王微,为了做访谈前的功课,才第一次接触播客这个概念。当时访谈的内容已经模糊,只记得聊天访谈的结束时,双方都说我们似乎该合作个项目。东南卫视觉得土豆网上涌现出来的大量原创性的视频短片完全可以加以利用,经过包装加工向电视观众推荐,而土豆网考量到东南卫视几年来培育出来的年青的娱乐节目观众群体和土豆网的一些播客作者间存在很大的关联。于是土豆网提供播客内容,播客作者,东南卫视出制作包装团队,负责筛选把关包装土豆网上涌现的原创视频短片。于是就开始有了这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合作的第一档试水性的节目《播客风暴》。

 

节目发展:从2006年9月开始酝酿策划到2007年1月22日播出,对于在卫视上的一档没有借鉴没有先例全新的节目来说算是很短的周期。从土豆网的角度,一个完全提供平台的以用户自主发布视频为内容来源的网站来说,跟传统的媒体合作要承担被风险投资商认为在倒退的风险。对于东南卫视来说,和来势汹汹并正倍受关注的新媒体合作需要勇气和姿态。对于网络上鱼龙混杂的海量视频如何挑选,如何引导也是需要电视编导慎重考虑的问题。节目从创立之初到目前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作为王牌娱乐资讯节目《娱乐乐翻天》的子栏目,实现节目在电视上的软着陆,把娱乐资讯节目的外延得以扩大,从娱乐圈扩展到普通草根阶层。该阶段所选节目大多为娱乐性比较强的节目,比如一些网友的明星模仿秀、原创MV和喜剧短剧等。但运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网络上还有另外一些诸如公益广告、动漫作品、以及很多严肃题材的剧情短剧等和娱乐新闻的调子并不是很搭,另外也是严把低俗关的考量,过多播出娱乐类的视频容易让观众把搞笑和网络恶搞联系起来,和当初双方合作的共识“引导网络视频节目健康向上、创意至上”相悖,东南卫视领导决定把栏目独立出来,更易操作。于是在运作两个月后,《播客风暴》成为独立的栏目。形成目前的样式。周一至周五播出优秀的播客作品。周六、周日播出播客作者、和团队的推荐专访。

 

小有成果:对于这半年多的合作,双方应该算是取得了1+1>2的双赢效果,土豆网的原创视频作者得到了很大的鼓励,网站的原创视频量大幅提升。经过电视推荐的视频点击量也大幅上升。东南卫视方面,《播客风暴》节目逐渐成为网络播客心中的权威,能够接受节目采访成为很多自主视频作者的巨大期望。尽管把关比较严厉,还是有大量极富创意又完全有别于传统媒体工业流程制作的节目受到挑剔的青少年观众的接受,取得节目创立之初拉回部分被网络分流的观众群的预期。对于《播客风暴》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经过大半年的运作,300多部优秀视频短片的播出,40多组出色的播客个人和团队的专访,让栏目组基本摸清了网络短视频创作群体的大致情况,和大批优秀的播客作者和团队结下深厚友谊。现在去很多地方采访播客的时候,栏目组甚至可以只出编导、主持人,其他器材、摄像当地播客都能无偿提供,形成了这是咱播客自己的电视节目的共识。栏目组对于如何发掘、引导、鼓励这个团队的热情有了把握。这对今后扩大节目时间、影响力,更好地和播客作者互动、联合策划、制作等都打下很好的基础。

 

如履薄冰:《播客风暴》是第一档真正旗帜鲜明和视频网络深度合作的电视节目。存在很大的政策风险和版权风险,首先是节目尺度,网络节目播出尺度和电视节目尤其是卫星电视台节目的播出尺度有很大的差距,土豆网每天有上万部原创视频上载,抛开可看性不谈,达到电视播出尺度的片子比例相当小,再加上可看性等方面的考量,选择上的困难可想而知。在节目初期,经常出现一周7期待审节目在终审时被毙5期的惨剧。对于入选的片子,后期修改的工作量也很大,比如繁体字、错别字、低俗的字幕、情节等细节都要电视编导花大量时间进行修改。一些网络的流行用语乍一听很时尚、搞笑,但仔细推敲竟然是来源于低俗的三级片。有一个作品拍的很唯美,作品也很完整,但主题悲观消极,如原本播出,社会效果肯定不佳,编导为了推荐作者的制作水平,硬把剧情改成相反的故事。所幸,大部分作者对这种修改也很理解。关于版权问题,目前大部分作者都是口头授权,偶尔也会碰到临时变卦的作者,节目制作完成在播出线上还因为作者改变主意而临时撤下。但目前还没出现过任何版权纠纷。

 

明年展望:节目时间将会加长,今年的5分钟时长设置是试水性的考虑,5分钟节目不容易引起太大关注,实验性的节目风险可以降低,另外,对于真正能选到多少可以适合电视节目播出的作品也有保留。但经过一年的摸索,这两个问题已经可以解决。

宣传力度会加大,鼓励个人自主文化创意的理念会更加理直气壮和大张旗鼓的宣传,把这批优秀的原本属于小众的个人制作群体更好地推向大众的舞台。

让播客作者有收益,拓展下游的产业链,加强跟移动、分众、航空等媒体的合作,为所推荐的作品和作者创造更多的收益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