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西部的天还没亮,我们就从布尔津县城出发了,由于有了昨天布尔津河畔的落日做引子,加上之前人们传说喀纳斯的美丽,对于今天的行程大家都相当的期待,但车开出县城又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过了一个多小时,竟然开始爬山,山路崎岖无比,山体实在太荒凉了,用寸草不生形容一点都不夸张,让人不禁对前面的景色怀疑起来。但不知过了多久(因为起太早睡着了),有人叫,“下雪了,下雪了”,一睁眼,看窗外,一片北国风光,针叶,阔叶混交林的树上挂上了淡淡的一层银色,仿佛一觉醒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秋天里的冬天
银装素裹
将近中午12点,真正到了贾登峪,喀那斯就在眼前了,风雨交加,刺骨的冷。但眼前的美丽,让寒冷变得并没有那么讨厌,在快餐厅吃了30块钱一位的自助餐,可能是因为导游之前一直打的预防针,说山上能吃饱就不错了。竟然比预想的要好很多,吃得很香,餐厅里到处贴着浪费罚款50,大家都不敢多拿,竟然有胆小的旅伴没吃饱,哈哈。
图瓦人小木屋
30块的自助餐厅
喀那斯的美丽已经没有必要我来形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那句评语已经说绝了。“这是世界上最后一块没有被开发的景观资源,开发它的目的在于证明人类以前的栖息地有多么美丽”。看照片吧,等我学会怎么在这里上传视频,再看视频。
咯纳斯湖怪
喀那斯对于我们这些千辛万苦从几千公里外的客人并不是很友好,风雨一直没停,雨中游湖,雨中骑马从神仙湾到月亮湾,浑身湿透,开往观鱼亭看全景的区间车由于风雨,道路泥泞而停开。尤其是那个雨夜里住在漏风漏雨的蒙古包里,现在想起来还不寒而颤。导游从乌鲁木齐就开始给我们打预防针,说喀那斯的接待条件很差,可能晚上要3/4个人住一间,到了山上又说可能要5/6人住一间,等我们摸黑来到旅行社给我们安排的“旅馆”,顿时犯晕,不仅要10个人挤一个蒙古包,蒙古包里还不时滴水,外面是一片泥泞,被子用杜甫的诗形容极其贴切“多年布衾冷似铁”。同行另外一个车的整车游客以不下车企图让旅行社换地方,但这种时候和旅行社的斗争注定是失败的,他们僵持到12点还是不得不住下,还憋一肚子气。还是我们同车的兄弟姐妹比较有斗争经验,开始集体严厉抗议,慢慢开始威逼利诱妥协,斗争的结果是给蒙古包生好火炉,给足充分的煤,加被子。以不危及半夜被冻僵在这里为底线。当我们这个蒙古包的难友把带来的食物放在一起,享受着别样的晚餐,边烤火边聊天,苦中作乐的时候,另外一个车的朋友还在苦苦谈判,事后才得知,他们最后同意下车就是因为我们这个蒙古包里的笑声。哈哈,也不知道是我们害了他们还是救了他们。不过,在这样的深山老林里,即使投诉报警,等110从6/700公里外赶来,春天都来了。以个人经验,出门在外更要学会随遇而安,自娱自乐。那个晚上尽管冷,要不时避开漏雨的地方换地方睡,还要定时起来往火炉里添煤。。。,但还不失为一段特殊的体验。或许,几百年来成吉思汗的后裔就是这样在这里生存下来的。阿Q一下,有时可以解决不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