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文印集”

自编“文印集”

(笔者自编“文印集”)
时值2012年秋,欣闻《壹点印》网站“为一千名《上海老年报》读者免费出书”,便心生将已发表的作品结集出书的念头。于是便动手整理样稿,复制、粘贴、排版,便有了第一册自编“文印集”——《宁鸣不默集》。
笔者自编“文印集”拟定选文编辑原则为:1、已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按人生篇、杂谈篇、文史篇、读书篇和股评篇分类,按发表时间顺序编辑。2、倘若有不同报刊发表的同一作品,则以首次发表的样稿编入。3、已编入的作品一律保持其样稿原貌而不作修改。
笔者自编“文印集”乃身兼作者、编者和校对者三职,全流程我自一人操作:自拟书名,自作序言,自己编排,自选图片,自校文稿。自我编妥搞定后,便将其文稿储存U盘,送小区附近的“百印家图文社”文印。
送至图文社后,笔者便配合电脑打印员于网上挑选集子封面,由图文社付费下载。待打印员检视文稿字号、页码、图片与装帧后,先期打出一份样稿,由笔者再行校对。待笔者确认无误后便按双方商定份数打印,并装订成册。
A4纸打印,32开本,每本约八九万字价格40元。笔者按分送友人数量一般文印二三十本左右。印制的“文印集”,隔天便能取书,十分快捷方便。
自收获了第一本“文印集”,笔者便一发不可收,将历年积存的已发表的纸质样稿也系数打印成电子稿,并整理编辑成九集。且将40年来收藏的各级各类报刊编辑的手札和文友、书友、学友与荒友的来函编成《友书集》,将30年来教学生涯学子赠送的贺卡、往来信件和发表的作品有选择地编成《桃李集》,将四年来疫情期间笔者与微友们的聊天记录编成《聊天集》。历时十二年,共自编“文印集”十二册,计百万余字千余篇章。
摩挲着一册册散发着一股淡淡油墨香,装帧打印成品貌各异的非正式出版物却胜似出版物的“文印集”,在笔者的自我感觉实为晚年人生的一大闲趣。
“出书”的感觉好极了:它既留住了生命的记忆,便于自我保存,随时翻检查阅,又可快递寄赠亲朋好友,增加彼此情感交流,且省去了为购书号自费出书的多余支出,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桑榆晚景,笔者依然自得其乐,敲键不辍,写作文稿,作序选图,下载封面,编成集子,发送给亲朋好友们,但已是Word文档微信电子文集,而非付费的纸质“文印集”了——AI时代的“数字阅读”,绝对更易自我定制“文集”且与友人分享赏心悦目的阅读快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