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迁与买房

动迁与买房

(1991年春节笔者留影竹园新村)
(2023年8月孙女相帮网购的燃气灶和脱排油烟机)
先说说塘桥老屋的“动迁”。1989年初夏得益于浦东的即将开发开放,蜗居了三十余年的塘桥老屋终于动迁了。
当年塘桥老屋居住面积24平米,父母和我们“三口之家”共五人(分户),人均5平米。按政策享受人均6平米,外加独生子女3平米,共得33平米。
毋庸置疑,选房首选“地段”。当年即便在浦东,“黄浦”也优于“南市”。
父母选潍坊九村(现为“学区房”)一室户,建筑面积39平米。住房就在新村大门口,进出买菜、就医相当方便。我们则选“号称李嘉诚的钻石地段”的竹园新村335弄一支弄4楼一室一厅,建筑面积44.6平米。
父亲2013年过世,潍坊老房172万出售。倘若保留至今,按现价计算应在400万左右。
笔者也曾登记而放弃过两次福利购房的机会。一次是1996年,登记的是北蔡镇的鹏海小区,因为嫌其路远和产证须抵押给房产商十年而放弃了。另一次是1997年,登记的是浦东齐河路的教师公寓,因为交付11万却只取得“租赁权”而放弃了。
2003年暑假,为给儿子预留婚房,我们便腾笼挪窝,外出看房。
自我预设的买房条件是:“地段”是内环,南不过南浦大桥,东不过杨浦大桥,房款25万左右,楼层3到5楼。
第一套相中浦东大道1700弄的一套“二手房”,一室一厅52平米,挂牌价26.5万,我预付了100元摘牌费。后因女主人说她爱人在美国,要半年后才能交房而作罢。
凡事皆有机缘,买房亦如此。新澳中介退回我100元摘牌费。我本已打算出门离去,但一闪念,想再看看墙上的挂牌信息是否有我中意的房子。孰料也就这一闪念,一停留,机缘来了。
先看了两套,业务员小朱说都已售出。孰料当我看中第三套时,她说“有啊!有钥匙,就在附近1695弄。”我说:“那好,马上去看!”
于是就看房:两房一厅,面积近60平米,全明,五楼,家电、家具一应俱全,收拾得十分整洁。我立马给妻去电,她看过后也颇为满意。
该房挂牌价为29.9万,上家到手价28万,最后与中介签约29.2万成交,包括税费,公积金贷款6万,折算下来每平米5000元还不到(20年前潍坊房价就每平米高于洋泾2000元)。
朋友说我赚了400万,我说“一分也没赚。”我炒股赚400万,可以立马提现,换取真金白银。我买房是“刚需”,倘若出售,我们岂非要流落街头?
我们也就花了万余元,调换门窗涂涂料,一个月后便拎包入住。上家的吊扇、燃气灶和脱排油烟机使用至今。
直至今年暑假在孙女的相帮下算是以旧换新。昨日刚把拆换下来的旧物以20元的价格卖给了回收家电的小贩。
2016年,儿子搬离竹园新村,迁居至杨浦区的盛世御龙湾。
因为我们实在无暇亦无意照看,尽管竹园新村的住所地处四条地铁交汇处,世纪大道景观房也只能任其空置至今。增加每月5000元的租金收入,对我们来说,也实在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