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赵丽华诗歌十年杂谈 |
我的十年(约稿)
2000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人,正常的工作之余,还兼了两三个杂志的兼职编辑。那时候我每个月要跑三个城市,每次回来要带大袋大袋的稿子,回家继续编审。
那时候我以为我就是中国最尽职尽责的编辑,或者说我自认为我就是一个伯乐,在我眼皮底下不能遗漏任何一匹千里马。所有写好诗的作者我都要把他挖出来,不让他被埋没,不让他被遮蔽,如果他是金子,我必须让他闪光。
那时候别的编辑懒得看的稿子我都看,我的卧室里堆满了作者来稿,我坐在脏乎乎的地上,拿着剪子,一封一封剪拆,一页一页去看,我脏着两只手,蓬头垢面,形象惨不忍睹。
各个大刊大报的诗歌我要选,各个网站诗歌论坛的诗歌我也去选,浩如烟海的民刊民报的诗歌我也要选,我那时候甚至认为我要是突然累死了我一定是为中国的诗歌事业累死的。我的肩周、颈椎、腰椎的劳损就是在那时候留下来的。
那几年我写诗也特别多,井喷一样。有特好的,也有特烂的。哪个刊物要稿子,哗啦给它一大组。各个刊物发我的稿子,很多会放在刊物最前面——也就是头条那个位置。连同照片、连同诗歌、诗观以及评论。
诗人评论家格式在文章里说“最近有一位诗人大放异彩”说的就是在下。那时候我不断尝试各种风格和素材,胆子大的不得了,被同行誉为“在探求诗歌感性与知性、内在复杂度与外在简约形式的切点上有超乎寻常的把握和悟性,写作姿态随意、自如,毫无矫情、造作之态,有时从容、淡定,有时又大胆、前倾。”
那时候诗歌界的各种评奖我也基本以资深评委身份出现。因为那时候我对中国各帮各派、无帮无派的诗人都了如指掌,对一些重要的70后80后诗人也如数家珍。各个刊物的编辑经常会问我:“最近哪些诗人的诗好?”我哗啦哗啦就可以给他们数出一大堆,而很多是他们听都没有听说过的。我的专业素质在那几年得到充分肯定和验证。
2004年我开始见异思迁。因为那一年我开始在《南方周末》和《中国民航》等报刊做随笔专栏。后来又相继接了多家专栏,有的写国际风云,有的写风花雪月。对于诗歌的兴趣突然转向专栏随笔。编辑也懒得做了,诗稿也懒得看了,诗歌也懒得写了。那两年多的时间,我几乎没有写诗。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2006年9月。
2006年9月,一个针对我个人的文革轰轰烈烈席卷互联网。我突然成为一个网络事件的主角。个别人疯狂转帖,各网站大做专题,以致形成“万民齐写梨花诗”的壮观景象。历来喜欢独行侠姿态、坚决不加入各帮各派的我,忽然被冠上一顶“梨花教主”的大帽子。以至于连续多天,“赵丽华”三个字成为百度风云人物榜榜首。
现在回忆,我甚至觉得当时那个被万民诟病的人不是我。她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在当时,觉得天坍地陷,觉得那是我一生最天大的羞辱。如同一个休闲逛街的女人,凭空的、没有预知的、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围奸……
2006年9月之前,赵丽华是一个干净、安稳、豁达、闲适的女人,也爱开玩笑,也有小小的自信与自得;2006年9月之后,赵丽华变成了一个灰头土脸、满身粪水的女人,要低着头、贴着墙角走路,过街老鼠一样,再无自信,再无面子,再无尊严。
随着时间延续,真相逐渐大白于天下,再加上多位朋友撰文支持,再加上我的更多作品也逐渐为人所知,落在“赵丽华”这三个字上的污垢终于被逐渐清洗干净。各个网站也拨乱反正,做了多个“重新认识一个真实的赵丽华”“赵丽华诗歌事件周年祭”之类的专题。即便有一些网友仍然对我的诗歌缺乏认识和喜爱,但无端的鄙薄和谩骂越来越少了。
这两年我的生活开始步入常态。除了在我的各个博客写博文之外,诗歌和随笔专栏基本不写了,各类诗歌活动以及研讨坚决不参加了。越来越安心做一个宅女。心里安静的不得了,仿佛一切名利得失都看的很淡,比云淡风轻还要淡。如果冰箱里有足够吃的,我可以整月猫在家里,每天上网看看新闻,看看博客,看看书,如此足矣。
前几天写了一首无题诗,仅仅四行,展示我当下的状态。其实这里面没有悲观,只有看透。岁月总会耗尽我们的热情,平复我们的伤痛,让我们变得淡然而平静:
十年,可以发生很多故事,可以认清很多人。十年,也足够用来记住和忘掉。十年,足够用来爱,用来厌倦,用来淡漠,用来仇恨,用来死亡以及重生。
十年前,我认为所谓是非、黑白、善恶、美丑、好坏没有明确的界限;十年后,我认为是非、黑白、善恶、美丑、好坏,都有界限,都有区分。
十年前,我不信上帝;十年后,我相信一切神灵。我相信一切报应。比如我错了,我错过,那么我早晚会为我的错买单。比如我受了委屈,天大的委屈,老天会在其他方面给予我补偿。而老天已经给我补偿了,我如此感恩并且知足。
十年前我是这样一个人,十年后我可以是另外一个。十年之后你再见我,你已经不能够再认出我,你依然不能认出我,那么好吧,这样也好,就让你我永成陌路。
**********************************
《重生》
我不是我母亲生我的那一刻诞生的
而是在岁月磨砺中一次次诞生了自己
命运的每一次劫杀
都使我重生一次
************************
贴几个图,十年前的和十年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