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丽华
赵丽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742
  • 关注人气:21,1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奥运,语言是个大问题

(2008-08-10 13:37:38)
标签:

杂谈

北京奥运,语言是个大问题

 

                  赵丽华          

 

 

放在平时

北京来一个国家政要

也算一件外交大事

这次借奥运开幕的平台

一下子来了八十多位首脑政要

就更算是大事了

这有点像农村谁家办喜事

所有的亲戚乡邻

该来的都来了

个别不愿意来的

因为跟你有分歧、积怨或者别扭

不来也罢

这么多不同语种的人过来

翻译成了大问题

 

8月9号中午在钓鱼台国宾馆,前来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接见了几个乌尔都语学生,其中包括我的女儿。本来通知说是穆沙拉夫接见,由于巴基斯坦国内有点麻烦事(巴执政联盟启动了对穆沙拉夫的弹劾程序),穆沙拉夫取消了原定计划,由总理吉拉尼代替其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女儿说和他们同桌就座的还有贝·布托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女儿的乌语学的很一般。虽然大舌音她基本是较早学会的,但她很好地继承了我的懒散,基本上不怎么刻苦背单词。我嘱咐她在鸟巢看开幕式时,等巴基斯坦代表团入场,务必起立鼓掌。因为汶川地震,巴基斯坦人民动用了他们国家所有的运输机,搬来了他们国家所有的战略储备的帐篷,对中国人民表现了深厚的患难情谊。他们甚至把中巴友好作为永久条款写进巴基斯坦宪法。

 

女儿说,平时分不清究竟是印度人还是巴基斯坦人的时候,不敢贸然打招呼,因为那句问候语在这两个国家的人面前有可能产生误会,因为他们宗教信仰的不同(一个是印度教,一个是伊斯兰教)以及长期的克什米尔争端。虽然他们长着类似的面孔,穿着类似的衣服,说着类似的语言(发音一样,但书写方式却大相径庭)。

 

语言问题是个大问题,前几天“北京好运”测试赛上,一位在鸟巢比赛的坦桑尼亚选手获得金牌。他乌拉哇啦说了半天话,19个语种的志愿者轮番上阵,竟然一个没听懂。结果他们只好打北外奥运多语言服务中心的热线(提供44种语言服务),这才知道他说的是斯瓦西里语。

 

语言不通有时候耽误大事。现在的中国击剑队主教练王海滨就因为语言吃了大亏。他当年和另外两名夺冠希望特别大的中国击剑运动员(被称为三剑客)在悉尼奥运会最后一赛上,因为早晨的比赛翻译翻错了翻成了下午,结果他们遗憾地错过了决赛。这个事成了他们永久的遗憾,你不是输在技不如人上,而是输在语言上。后来王海滨发奋去法国学习法语。

 

2002年刘翔参加瑞典歌德堡室内锦标赛,明明是一个美国运动员摔倒退场,裁判判本来第三名的刘翔退场。刘翔那时候刚刚起步,还不受重视,任他和师傅孙海平怎么争辩,裁判就是听不懂。幸亏孙海平用DV拍下了比赛过程,放给裁判看,刘翔的第三名才要了回来。如果当时没有孙海平这个DV,受委屈的刘翔就此一蹶不振,都有可能。

 

*************************************

想看我奥运诗歌的请来这里:http://blog.163.com/zhaolihua_poem/

应约之作,非常仓促,望亲戚朋友多多海涵,多多捧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