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的真理掌握在谁手里?

(2008-04-30 00:10:26)
标签:

文化

老狼博文称“赵丽华身上有王朔的痞子气”。其实不止一个人说赵丽华文字里偶尔泄露的嬉皮、贫嘴、调侃、霸道等语气多少有点王小波的匪气以及王朔的痞子气。恰好最近在重读《王小波作品精选文集》和王朔的《我的千岁寒》,读过了不忍放在书柜而仍堆在床头好随时翻阅,我自己也感觉和他们趣味相投的很。

 

床头还有一本陈子安(舰平)先生寄赠他的大作《庄子十八品》。看到庄子这句话忍不住跟自己联系在一起:“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说即便全世界的人都在夸他他也不顺杆儿爬,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他他照样我行我素。为什么能做到这么牛逼呢?因为:“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也就是说能够平静地自我审视与自我评价,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不为外人评说而活着,能辩清什么是真正的光荣和耻辱。

 

是啊,赵丽华做人做文做诗究竟在什么份上她自己清清楚楚。明白的人自然明白。至于某些一直不明白的人,赵丽华本来就没指望他们明白。

 

有人说赵丽华顽固啊!看着她外表柔顺,偶有脆弱,骨子里竟然如此的柔韧。这样的全民讨伐都打不倒她。有人直接感叹:“撼山易,憾赵丽华难!”我知道你一直在幽怨中感叹,那么亲爱的,我愿意让你一直感叹下去。

 

爱因斯坦拿出相对论的时候,遭到全民讨伐。一百多位科学家联名批判他。爱因斯坦说:“你们不用以多欺少。你们只需拿出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指出我的相对论错在哪儿了,我就服气了。”一个人的底气正在于此。

 

 

转老狼博文:

零落成泥碾作尘,有香还若故?

――也谈梨花体和赵丽华

 

赵丽华是个我不喜欢的诗人,原因缘自她的梨花体。近年来不关注诗坛,因为私下认为从海子到顾城,自己喜欢的诗人一个个死后,那个诗的时代早已经结束。而网络的兴起,两年前强迫我知道了有一种诗体叫梨花,一个诗人叫赵丽华。到不喜欢网上一片的讨伐声,但对那些断句的东西,叫做诗,说是创新,可真让我不敢苟同的。后来从另一个才女张立勤的博客上的开篇介绍中,知道和她靠得比较近的赵丽华,还是有些作品值得赏读的。张摘录介绍了其中一首:

 

《汽车眼里的路》
  
  高速路没有嘴,但我得承认
  它咽下了许多东西
  它还能喝到雨水
  高速路没有嘴巴,这谁都知道
  但我乘坐的这辆汽车有
  因为它能说出简单的、机械的话
  它偶尔也能呻吟、咳嗽、大喘气
  它思想直观
  它不浪漫
  最重要的是它比我看到了更多的路
  看到一条路一直走到黑
  一条路转了个弯
  拐上了另一条路
  一条路在尾随另一条路
  一条路在蒙蔽另一条路
  一条路在靠近另一条路
  一条路从另一条路上分裂出去
  一条路像蛇一样钻入密林
  它的尾巴还露在外面
  一条路像蛇一样钻出来
  浑身披满了潮湿、鬼魅与岚气
  一条路忘了自己的出处
  一条路忘了自己的目的
  一条路在微笑
  一条路在哭泣
  一条路因为爱上另一条路
  而失重
  而交合
  而飞起来
  
  而更多的路在坠落
  更多的路在衰败
  突然地断裂
  并戛然停住


    从这首朴实且很有深度的诗里,我看不到那些梨花体诗歌的无聊,充分感受的却是其文字运用上的张力:这错综复杂的路,分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社会,是这人世。

 

在新浪赵丽华的博客里,似乎呈现了一个与印象完全不同的赵丽华,第一次发现这个带着江南人柔美的女人却有着一种典型的调侃气质,极度的自恋或者说“臭美”,甚至有一种王朔式的痞子气。如博文《赵丽华不是文化部长》“所以赵丽华决定明天继续去日坛会馆去买衣服,她今天上午逛一个楼没有逛完。。。有空做个美容(那天她说她老人家从来没有进过美容院,一朋友惊讶得不行不行地)。。。。她这么大年纪了,革命的事情由年轻人去做吧。。。就让她晒晒阳光、读点自己喜欢的书、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也就罢了。。。。。”充斥尽一股调侃气味;在《赵丽华也能涉嫌抄袭? 》中“从来都是影子跟着赵丽华转,没听说过赵丽华跟着影子转!!!”,《好诗来了》中 “前些年诗歌界杂七杂八的奖项,我多是作为评委出现的。毫无疑问,有赵丽华三个字在那里一戳,该奖项自然有了自己的品质和含金量”,多么的自恋甚至大言不惭。而《情人节爱情诗大放送》中“情人节了,贴我曾经跟爱情沾边的诗歌出来。欢迎转贴。欢迎各种方式的探讨、赞美与批评。但坚决不能容忍你昏头涨脑、没轻没重地说:“这样的诗歌我们家三年级的孩子都能写出来。”但我觉得赵丽华写出来就有可能成为经典,而你们家孩子写出来只能叫早恋。。。。。。” 似乎上升为痞子论调了。不过还是她的诗作,包括博客首页上题作:

 

《流言》

 

流言象扬花一样飞着

我伸出手掌

抓住了其中的一片

感到它没有丝毫份量

 

但是在街上

它眯乱了那么多人的眼

 

看上去是那么富含哲理,短短6句,文字运用上的娴熟可见一斑。

对于那首爱情诗:

 

《浪漫主义灌木》:



一丛浪漫主义灌木可以是懒洋洋的
可以随意地东歪西靠,部长来了也不站起来
可以长时间不去理发,不刮胡须
说过的话可以忘记,发过的誓言可以不兑现
可以无休无止地拖欠银行贷款
拒绝参加年终考核及计算机考试
拒绝和生活在附近的另一丛灌木结婚
说自己对女孩没有兴趣,说自己从来不上网

这丛浪漫主义灌木,吸引了一只有着复杂性交史的鸟雀前来筑巢
她刚刚生下几只因属计划外生育而无法申报户口的鸟蛋
她意外得到了这丛浪漫主义灌木无微不至的呵护
真的,这丛浪漫主义灌木的变化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他开始在意自己职称的事儿
出门前喜欢照照镜子。拽拽领带
把自己想象成这只风流鸟的情人和这些杂种蛋的父亲
并偷偷在日记里写下:
“我爱你。我甚至说不清这是为什么
我甚至不敢小声说出这句话。
仿佛不可能。不应该。不是真的。”

 

这样的风格我想也是非常漂亮,至少很符合我的对诗的理解的。

 

喜欢也好,厌恶也好,诗还是诗,赵丽华还是赵丽华,一个写诗的人,或许她会臭美,也是她自己的事,喜欢可以捧捧她,那是你的事,不喜欢也是你切实的感受,可以不再去关注她。喜欢网络给我们提供好多以前唯想却不能做的事物,却也厌恶网络的群攻群捧的现象。也许这本身是国人的劣根性,喜欢乱起哄,却不问缘由不明事理(当然也包括我)。全国一片狠批梨花体时,人云我也云,总觉得那样的东西真的不堪入目,然而,有批判总有力挺的一派,另一边就出来反驳,赵丽华似乎又成伽利略式的科学斗士了,诗歌也变成了到了这梨花体才找到了真理。好在赵确是高人,借着这股争论顺势而上,首先来个承认那“梨花体”,再以各种媒体来个绝地反击,听说光博客一下子开了数个。正应了她的一首梨花体诗:

《新侠客行》

据说古代的赵丽华不以真名传世
轻功绝顶
仗剑天涯
除非万不得以
从不出手现身

 

可是任何事物一样,梨花体在网络热闹一番后,终归于冷静,不知还有没有人继续关注。零落成泥碾作尘,有香还若故?


                                                                         -2008.04.22于洲(博文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67a77010090n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转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