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深南大道》
亲爱的深圳朋友们
深南大道是你们的
深南大道也是我们的
但归根结底它还是你们的
有一个叫“深南大道”的乐队。也有一本叫《深南大道》的小说。还有很多诗人写的有关深南大道的诗歌。我去深圳大学讲座,终于认识了深南大道。我和深圳的诗人花间、大草、一回、大地的羽毛等在深大的月光下喝着啤酒,诗瘾上来了,想要飚同题诗,写深南大道和深大的月亮,比谁厉害。在回来的飞机上我就把《深南大道》写出来了。我迅速把它贴广俱论坛上。我觉得自己这样的写法很爽,很High,很气魄,有高屋建瓴、汪洋恣肆、一剑封喉的感觉。让我或深情或炽热或朴素地赞美深南大道的开阔、流畅吗?或者赞美它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那么琐碎、具体的活计肯定不是我要做的!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亲爱的
我肯定也老了
那时侯,我还能给你什么呢
如果到现在还没能给你的话
几年前在诗选刊论坛上,有人贴出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作《当你老了》,让大家写同题诗。我在线写了这首。时代不同了,我们还要像叶芝那样的矫情、伪饰和絮叨吗?我对奥克塔维奥·帕斯所倡导的诗歌现代性做如下理解:艺术手法上的现代性和思维方式上的现代性,这二者缺一不可。这首诗出来后,几乎成为很多朗诵会的必读篇目。
《浪漫主义灌木》
一丛浪漫主义灌木可以是懒洋洋的
可以随意地东歪西靠,部长来了也不站起来
可以长时间不去理发,不刮胡须
说过的话可以忘记,发过的誓言可以不兑现
可以无休无止地拖欠银行贷款
拒绝参加年终考核及计算机考试
拒绝和生活在附近的另一丛灌木结婚
说自己对女孩没有兴趣,说自己从来不上网
这丛浪漫主义灌木,吸引了一只有着复杂性交史的鸟雀前来筑巢
她刚刚生下几只因属计划外生育而无法申报户口的鸟蛋
她意外得到了这丛浪漫主义灌木无微不至的呵护
真的,这丛浪漫主义灌木的变化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他开始在意自己职称的事儿
出门前喜欢照照镜子。拽拽领带
把自己想象成这只风流鸟的情人和这些杂种蛋的父亲
并偷偷在日记里写下:
“我爱你。我甚至说不清这是为什么
我甚至不敢小声说出这句话。
仿佛不可能。不应该。不是真的。”
几年前几个70后80后诗人到我图书馆看我。他们在图书馆看到了很多植物,其中还有一些是我亲手栽的。那时候我办公室外的葡萄架上缀满了葡萄,桃树上结着毛桃,柿子树上挂着青柿,法桐也缀满了小铃铛……大家约好写《植物记》。随便写什么树都可以,怎么写都可以。于是我写下拟人手法的《浪漫主义灌木》。只要有诗人敢跟我拼同题诗,我一向比较牛比地认为我会写得最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这首诗,我必须客观地承认,写得比较一般。但我找了一个相对独到的角度。对待同一件事物,如果我没有独到的发现和独到的表达的话,我宁可弃权。
《新侠客行》
据说古代的赵丽华不以真名传世
轻功绝顶
仗剑天涯
除非万不得以
从不出手现身
必须承认,中国人在诗歌情结之外还有武侠情结。金庸大侠所有的书,我都翻烂了。很多年来我一向深居简出,很少参加诗歌界的众多活动和会议。但很多诗友千里迢迢来廊坊看我,与我当面切磋诗艺。早在几年前,廊坊就几乎是中国诗歌的中心了。那时候,那么多各地诗人来廊坊,并写诗歌颂这个诞生出赵丽华的城市。我只要发诗,基本上是各刊物头条。我第一个奖,是全国新诗大赛的第一名。我的第一个随笔专栏,开在《南方周末》……在这样的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之下我写出《新侠客行》。之后被突围论坛转贴后,本少爷他们那些70后80后诗友纷纷写同题诗。那是一批非常有感觉、有才华的家伙。但他们没有写过我这一首。他们出纸刊时,把我这首直接放在封面。其实他们不知道,这首诗后面还有几句是他们不知道的:
如今开会
穿职业装
上楼一级一级走
趁左右无人
暗自发功
一步两级
我之所以删掉这几句,是因为我感觉这段是多余的。我很多年前曾经说过如今已经不是史诗和长诗的时代了,你有写作的耐性,人民群众不一定有阅读的耐性。现代诗人应具备足够的浓缩生活的能力,不论面对哪种题材都应尽量锤炼自己,争取在十行之内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