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赵丽华的诗歌和诗歌事件

(2007-09-07 22:17:46)
标签:

艺术赏析

关于赵丽华的诗歌和诗歌事件 

转贴一刀啸风文章并感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697c101000akv.html

 

关于赵丽华的诗歌和诗歌事件

 

·                                 

 

                 一刀啸风

 

    我是比较喜欢赵丽华的诗的,当然是有选择的喜欢。在我所喜欢的诗中,我看到了赵丽华与众不同的聪明。

 

    几乎每一次读她的诗,我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她是一个极聪明的人。聪明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与众不同,赵丽华的诗就像她的人,有着别人没有的清爽和质感,再加上一个词,硬朗。

  

    她对语言很敏感,从她的遣词就可以看出来,她往往能独辟蹊径,从别人不易觉察的角度切入,让人窥见生活另一个层面的真实。

 

    赵丽华确有化庸常为神奇的本领,别人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到了她的笔下,总会呈现出另一番天地,她有着文字的自觉性。

 

    经书云:佛法在行走坐卧处。赵丽华是深谙此道了。不过她并非要修成什么正果,而是以她那冷静的笔触,揭示世间的众生相。

 

    她不度人,不度己,但她有大悲悯!

 

    赵丽华的诗绝少绕弯子,她直来直去,一就是一,她不说二,她让你从一中看到一,真正的一,原生态的,绿色环保的,没有农药残留的。

 

    赵丽华有的诗就是胡思乱想,但她胡思乱想的别有深意,与众不同,入木三分。你就不能不佩服:瞧瞧,人家连胡思乱想都是诗。能到这样俯仰皆诗的境界,非真诗人而何?

 

    赵丽华对诗有着自己的把握,别人不理解她,她理解她自己。她的眼光是独到的,他对此有着足够的自信。请看——

         而这个世界的事物

         正按照某种我独自掌握的标准

         依次进入诗

 

    我总觉得赵丽华已深入生活的内部,她看到了生活中的无奈,无奈中的可笑与可悲,可笑与可悲中的无意义,无意义背后的巨大的虚无。

 

    赵丽华的诗文中有不少都是在写鸡零狗碎,家长里短,婆婆妈妈,但她绝不让你感到絮叨,她好像天生就具有从这些琐屑事物中发掘出奇巧意味的能力,娓娓道来,没有丝毫的做作,语出天然。

 

    一个偶然的原因,或者说是必然的,赵丽华被人乱骂,在网上。

    遇有不平事,愤而骂之,甚或拳脚加之,未尝不可。快意恩仇嘛!

    但不明就里的乱骂,岂是君子所为?

 

    赵丽华,一个弱女子,因了几首小诗,竟遭到那么多人的谩骂,实在匪夷所思。难道真是这几首小诗引发了他们的火气吗?

 

    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起哄,凑热闹。

 

    “反正是没人知道自己的真面目。”

    这种阴暗的心里在这场网络诗歌事件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言自明。

 

    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前提,那些骂人者才有恃无恐。

    他们实在是心虚的可以。

 

    真要是对赵丽华的诗不满,大可以站出来和赵丽华理论一番,你来我往,也走上几个回合,让众人开开眼,看到底谁的手段高明。一直躲在暗处泼污水,算哪门子英雄好汉啊。

 

    注意,不是放冷箭啊,真要是放冷箭,还算是不脱江湖规矩,而泼污水,这种下三烂的手段,即便是放冷箭辈也是不齿的。

 

    余秋雨曾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论述一种人,鞭辟入里,发人深思。

    在这场网络诗歌事件中,也影影绰绰活跃着这种人的影子。

    这种人就是:小人。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上帝啊,请宽恕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犯错。

 

    最后,我援引赵丽华的两段诗句,希望她能像她的诗中所说的那样。

 

        请转告生活,它给予我的一切

        被我照单全收,并消化掉了

 

        在这个相生相存的世界

        我们活着

        在不断的兼并与冲突中

        内心涌出巨大的静寂与和谐

 

    我愿意相信,她已经做到了。

 

    2007年9月6日21:29: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