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丽华还在写

(2007-09-02 07:56:13)
标签:

随笔/感悟

 

赵丽华还在写

 

◎东篱

 

单位有一赵丽华的粉丝,每每相遇,总要问:赵丽华又写了吗?你告诉她,必须得写。然后便开始背诵那首《想着我的爱人》:“我想我的爱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爱人/他肯定是最好的爱人/一来他本身就是最好的/二来他对我是最好的……”边背诵还边品评。他说,多少年之后,这四句诗肯定会成为经典,像鲁迅的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外一棵还是枣树”一样广为流传。

 

赵丽华还在写,怎能不写,那么有才华的人!

 

挑两首她的新诗读读:

            

到了这时候,她终于静下来了

月亮从她的左肩移到她的右肩

月亮还洗着阳台上的大理石柱以及她身上的污垢

月亮也洗着众多不说话的事物……

一棵半夜不眠的树也有着自己的冤屈

它最终在月亮的清洗中静了下来

它还把叶片上的阴影抖落到冰凉的水泥地面上

她目测了一下这些摇摆的叶片到水泥地面的距离

比自己温暖的肉身到水泥地面的距离要稍近些

——不足十米,它横过来

恰好是一条熙来攘往、车流如织的马路的宽度

——《月亮》

 

春风是个负责任的、勤快的信使

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也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

连冬眠在洞穴里的东西都被他叫醒:

“起来啦,宝贝,装死不好玩!”

而春雨则是个懒散的、爱耍性子的人

他高兴起来可以缠缠绵绵、雨脚如麻,连下三天三夜

他不高兴了蜻蜓点水,雨过地皮不湿……

——《春风与春雨并不是孪生兄弟》

 

月亮和春天这两个最常见最烂俗的题材,如果换作一般人肯定又在那里咿呀嗯啊地滥情呢,即使不滥情,写出新意也很难。但到了赵丽华手里,感觉就是非同一般。《月亮》保持了赵丽华诗歌一贯的日常、细腻、感性、丰盈的特色,简单、饱满而富有内涵,读后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春风与春雨并不是孪生兄弟》写得很有情趣,让人耳目一新,但它的表达无疑又是非常准确的,这应当是现代诗歌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这就是赵丽华,诗歌从来不因循守旧,因为她深深懂得因循守旧只能越写越死;从来都喜欢独辟蹊径,唯其如此,才能给读者提供最新鲜的个体经验。她曾说:“只要我写,我就会大胆尝试,就会继续探索诗歌所能涉足的各种方向和各种可能,挑战诗歌的写作底线和大家的阅读底线。”这也许是赵丽华诗歌遭受非议的一个重要原因——诗歌上的保皇党及更多无知者阅读上的不适及观念的敌视。

 

对于那些未知的领域,我希望人们都存有一点敬畏心理,否则就可能变得浮躁、庸俗甚至为所欲为。任何拿无知当作炫耀资本的人,都是非常可悲的。

 

当年朦胧诗潮初兴起时,“强大而又自信的因袭力量,对这一新诗潮进行了不容思考的拒绝和排斥。”(谢冕《历史将证明价值》)但历史最终还是证明了朦胧诗的价值。其实任何前进道路上的探索者、变革者,总要遭受这样那样的非议,这是必须课,也是宿命。对此,赵丽华也有清醒的认识。她在《一个人》这首诗中说:“一个人与众不同/一个人离经叛道/一个人加快自己的脚步或者停下来/他脱离了大多数/他与普通群众拉开了距离//我想他的命运有这样两个:/或者被狂热而盲从的人们推上圣坛/或者被狂热而盲从的人们踩在脚下” 但也正因为她的与众不同,才不至于被芸芸众生所淹没。中外文学艺术史表明,凡是越有个性的作家、艺术家,其作品就越有可能留下来。

 

2007-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