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巴文化

(2007-05-30 19:14:29)
 

http://vip.bokee.com/authorEdit/userimg/zhaolihua/5ytxo5oa-1180438832.jpg

 

如果你偶尔百无聊赖、内心茫然、情绪低落、万念俱灰,没有比去服装店买衣服更能够把你那颗悬浮而空虚的心灵落到实处的了。

昨天,我就是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在印巴文化呆了近三个小时。我试遍了那里每一款根本很难穿出来的吊带和莎俪。

这款翠蓝绸料娇黄滚边的莎俪,我是如此喜欢它,它的颜色搭配之华贵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正如文森特·凡高所说的:“色彩的规律具有难以言传的美,恰恰因为它们不是偶然的。”这样的翠蓝配娇黄几乎所有颜色中最绝美的搭配。

但是最终我没有买这款莎俪,因为它太昂贵,而这还不是根本所在,我有什么场合可以穿它吗?几乎没有。这样的装束,实在太夸张了。我仅仅留了这张照片以纪念。给我照相的导购杨媛举手投足帅气可爱,她忽悠我说:“姐姐,你今晚会梦到这个莎俪的。”不买就不买了,我不倚赖梦境,因为它是一个比现实更加虚无的世界。

http://vip.bokee.com/authorEdit/userimg/zhaolihua/ysvx7m22-1180438873.jpg

 

而我买回家的是这款红褶裙。回到家我把这上面的亮片拆了,因为那些亮片俗气得很。我把一条牙黄色珠链拆了缝在裙子领口和袖口处。这个手工活我用了一个多小时。还用淡盐水手洗了一遍,以去掉植物染色的浮色。。。所以我觉得,时间的确是可以这么用来浪费和消磨的。时间浪费和消磨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只要你自己喜欢。

我这件黑沙外罩购自安瑞景。本来非常飘逸,怎么照片出来这么死死的搭在身上,令我不解。

从这张片子里你还可以看到,我们院的大叶黄杨已经越来越茂盛了。

 

 

这款长上装也购自印巴文化。这样的上装很难配合适的裤子。我这条牛仔裤穿了很多年,已经淘汰不穿了,前几天偶尔无聊我把它剪短了,感觉还很过得去。

我总觉得我们家地面这个红太俗了,照出片子来,效果还不错。

http://vip.bokee.com/authorEdit/userimg/zhaolihua/reugq45m-1180438950.jpg

 

这个小钱包包同样购自印巴文化,上面的花朵是手绣的。我总是惊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妇女的对美的细心演绎和廉价的手工。

下面铺的娇黄色披肩也同样来自印巴文化。这条柔美的披肩布料轻柔而有质感,边上的珠坠也极端漂亮。

印巴文化 

这件上衣同样购自印巴文化,绸纱拼接得非常别致,色调柔和而妩媚。下面的蕾丝珠坠也极端漂亮。细节处理非常到位。荣松老师跟我这个贴时说:“印巴文化是一种融合的文化,雅利安人的底蕴,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文化都在这里融合。”这样的融合是有益的,比如我们当年的大唐文化,也是多民族多地域文化融合的结果。然而我们现在是个什么样的文化现状呢?

 印巴文化

 

这件上衣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这条发带同样购自印巴文化,我还有同样一条粉色的,感觉也不错。

说到我们的文化现状,我不知道我的看法是否正确,仿佛这半个世纪了,我们的文化一直存在问题(橡子说“先有文化革命切除了人民的文化之根,后有应试教育为年轻一代的审美做了绝育手术”)。我们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以及诗歌文化都如此急噪和肤浅。。。

印巴文化

 

这件上衣是印巴文化最贵的一款,我记得我当时买它时真的是咬紧牙关!上面的花朵是手绣,边是手扦。我再次惊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妇女的对美的细心演绎和不厌其烦的手工。我想象中的印巴妇女是载歌载舞的,但更多时候,她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慢慢做着针线,或许这些针线是哼着小曲做成的。。。

 

我还买过印巴的床罩、果盘、香盒、项坠。。。。

我希望印巴文化的几个漂亮导购看我这篇博文。这几乎等同于变相广告啊。如果下次我再去买东西,她们应该给我打六折。我再看中什么,如果她们非要我白白拿走的话,我想我也就不那么固执地推辞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爱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