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赵丽华

(2006-10-28 10:04:59)

如有人问你为什么只贴赞美你的文字?那么我的回答是因为我喜欢。仅此而已。

如有人问你怎么今天突然一下子贴了这么多博文?那么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今天好心情。仅此而已。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赵丽华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赵丽华


            文/安琪

  赵丽华一行人走进编辑部的时候,我们互相拥抱了一下,彼此都说瘦了瘦了。和赵丽华上一次见面是在2004年7月,其时,《中间代诗全集》刚刚出来,我让小云连夜开车拉我到河北廊坊赵丽华的家,目的只有一个,让她购买数套以示支持。只有对最熟悉最亲密的朋友,我才能如此毫无顾忌要他们赞助“中间代”。而赵丽华,自然也毫不犹豫当场认购四套并且笑说我是“强买强卖”。
  在诗界,我和赵丽华的友情众所周知,我们互相视为红粉知己,这知己,有着诗学上的共勉和诗事上的努力。也就是,我们都是女诗人中除了自身写作之外还热心于诗歌事业的人,并且也因此遭受了不少指责和攻击。
  因为在当下中国,女性工作者总要遭受比男性工作者更多的怀疑与质询,同样一件事,男性做了会被赞许为肯承担有能力,女性做了则免不了要被恶意指认为想出名不安分。赵丽华此次突遭飞来横祸在我看来就是她以前做过太多诗歌推举工作的缘故,但凡一个人不做事则已,要做了,肯定就会有不完善或无法顾全之处而留下把柄,赵丽华就是这样一个留下把柄的人。
  赵丽华的横空出世是在2000年河北省作协《诗神》改为《诗选刊》后,她应邀担任编辑部主任。在诗歌刊物当编辑部主任的人也多了,为什么赵丽华就能够脱颖而出,原因只有一个,她富于创意的编辑思路改变了此前中国诗歌刊物过于刻板严肃的脸。
  必须说明,赵丽华几年前就曾在《诗神》举办的某次大赛中获过一等奖并出版了几部诗集,她在担任《诗选刊》编辑部主任前就已是个优秀诗人,而她之介入《诗选刊》,对中国诗歌刊物的改革是有推动作用的。有事实为证,自打赵丽华进入《诗选刊》后,在主编郁葱先生的支持下,开设了很多新颖的栏目,举办了多种形式鲜活的评选活动,诸如“全国期刊优秀诗歌编辑展示”“中国新诗问答”“中国民间诗歌研讨会”等等等等,这些,无意中刺激了其他诗歌刊物放下架子,开门办刊。
  赵丽华是一个热心的有眼光有前瞻意识的好编辑。2000年,黄礼孩的民刊《诗歌与人》第一次推出70后诗人专号后,我恰好在广东参加第十六届青春诗会,我看了这阵容齐整的70后诗人队伍,内心很是兴奋,当场就跟赵丽华电话联系推荐了黄礼孩及此期的《诗歌与人》,赵丽华很鲜明地表态,如果作品过硬的话,《诗选刊》可隆重推出。结果,从2000年7月号开始,《诗选刊》连续六期以“年轻的声音”为题,几乎全部选用了《诗歌与人》的作品,使70后诗人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这些事,任何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的诗人应该都是记忆犹新的。我一直说,赵丽华是对诗歌有贡献的人,其理由也在此。
  今天,当一场铺天盖地的群众骂诗运动矛头直指赵丽华的时候,所有认识赵丽华并爱护赵丽华的人都心痛并清楚,这一场网络恶搞与网友无关,而与那幕后策划这场事件的阴暗小人有关,是的,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阴谋。自打赵丽华事件发生后我就一直确信这是一场阴谋,只有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才会如此周全地收集了赵丽华流布于网络的那些并不完美的诗作。一个诗人为了取得创作上的突破做些实验性的写作无可厚非,更何况这些作品并没在纸媒发表过。更何况赵丽华曾经写出过那么多优秀作品。
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会如此精心设计这一场阴谋,目前看来,他们似乎得逞了,赵丽华的声名被损坏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们又失败了,因为赵丽华还有那么多优秀作品在支撑着她,她的气质和才华使得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能够落落大方地表现出来。
  我想,媒体和大众会慢慢认识赵丽华,会还赵丽华一个真实的形象。




                     2006/10/26


本贴由安琪于2006年10月26日12:49:03在〖诗江湖〗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