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熟之行:虞山、仲雍墓、言子墓、清权祠

(2012-06-17 11:59:21)
标签:

常熟

虞山

仲雍

言子墓

旅游

分类: 踏遍青山人未老
苏州下辖的几个县级市不但经济实力强,而且各有特色,不过要论历史悠久浑厚,恐怕要数常熟了。常熟别称琴川,概因古时有自南向北七条溪流穿城而过,犹如琴弦,故名琴川。商末周族领袖古公亶父二子泰伯、仲雍让国南来,建立勾吴古国,仲雍死后即葬在常熟虞山。
终于有出差的机会,可以到常熟一行,特意将酒店订在虞山脚下,称清晨有3个多小时的时间去感受虞山。虞山形如卧牛,海拨并不高,还不到300米,不过周匝较长,约20公里。略呈西北东南向,伸入小城,故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说法。
http://s7/middle/4aca2987g79dd1bcaea76&690
起床有些晚了,已是早晨7点钟。天气不是特别好,时阴时晴。从新修的虞山公园处上山,山路上多是早起晨练的老年人。虞山如果单从外表看并不如何形胜,既不高耸,又不见巨石断崖,只是绵延逶迤。但真正走下来,才发现他将气势与灵秀藏于满山清翠之中,涵而不露,不愧是一座灵山。 
http://s15/middle/4aca2987gc2a3165cf4ee&690
新修的虞山公园并没多少可观,无非是山水花木、楼台亭阁、放歌垂钓、丝竹管弦。 
http://s14/middle/4aca2987gc2a3176ca2fd&690
从南坡的山道上山,没多远即到虞山门。为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所建,为常熟古城关之一,上面“虞山门”为清时常熟人翁同龢的墨迹。翁同龢是常熟人,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其墓即在虞山北坡。知道翁同龢却是因为那幅一直流传的绝世妙对“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可惜一直不知出自何人之手。 
http://s3/middle/4aca2987gc2a317cd43f2&690
继续向北行,经过一大片茶园。此“剑门”为常熟的另一城关,却非蜀中的“剑门”。有几男几女在茶园深处采茶叶。 
http://s10/middle/4aca2987gc2a318398f89&690
低估了虞山的路途,走了一个多小时,离虞山最高峰还要一个多小时,且到静远阁上休息一下。 
http://s16/middle/4aca2987gc2a318ae248f&690
静远阁上西望,可见不远处的尚湖水面和湖中清翠的小岛,雾气蒙蒙,应该是个不错的渡假去处。 
http://s6/middle/4aca2987gc2a319929bc5&690

市井之内,卧虎藏龙。呵呵! 静远阁墙壁上除了很多的人留下“XXX到此一游”的“墨宝”之外,居然还有一首高人即兴写的诗,不论合折压韵,单只意境就值得一品。虞山留影:落日渐尽始登峰,曲径十里景不同。虞山忠骨魂归处,香雪隐隐绿叶中。剑门维摩骑峰建,粉墙青瓦江南风。未遇红颜摘新绿,暮色尚湖雾朦胧。先人神功今犹在,登高拓远静听风。虞家灯火点点时,又是明月照七溪。七溪皆有怀中月,独留孤影此山中。

虞山之上确多名人古墓,除了公元前的仲雍墓、周章墓、言子墓外,近代还有清户部尚书、书法家翁同龢墓,明末清初文坛领袖钱谦益墓,清大书画家王石谷墓,江南名妓也是一代女才子柳如是墓,等等。

时间不多了,没法登虞顶了,往回走去虞山南麓拜谒三古墓。

http://s3/middle/4aca2987gc2a31a12ca72&690
史载仲雍又称虞仲,为商末周族太王之子。周太王有三子,泰伯、仲雍、季历。周太王钟爱季历之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意欲传位于季历再传至昌。因此泰伯仲雍体父意让国避嫌从渭水之滨(陕西)南来蛮吴之地,后建勾吴古国。泰伯为第一代君主,死后葬在今无锡境内,仲雍为第二代君主,死后葬在虞山。因此泰伯仲雍被尊为吴国始祖。 
http://s12/middle/4aca2987gc2a31ac4469b&690
其墓冢并不大,后有石碑数块,似为明清代所立。 
http://s15/middle/4aca2987gc2a31b699f1e&690
在仲雍墓下左手边不远处为吴王周章墓,周章为仲雍曾孙。 
http://s7/middle/4aca2987gc2a31bce1ea6&690
虞山南麓还有言子墓。言子,名偃,字子游,是孔子门下十哲之一,也是孔子门下众学生中唯一的南方人,以文学见长,学成南归后,被尊为“南方夫子”。其墓道甚长,从山脚直到半山腰的墓冢。最前面的牌坊应为乾隆朝所建,两旁石柱上镌刻“旧庐墨井文孙守,高垅虞峰古树森”。 
http://s13/middle/4aca2987gc2a31cbb3a7c&690
言子墓冢 
http://s16/middle/4aca2987gc2a31da6d7ff&690
墓冢下方有御碑亭,还有新建的言子崇祀堂。门对为“千秋风气开吴会,六艺渊源祖杏坛”,取自闻一多游虞山时所做的诗。祠堂边还有一方墨池,可惜池中水已干。其实到过虞山的古今名人数不胜数,留下的许多诗篇脍灸人口。像唐诗人常建的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http://s2/middle/4aca2987gc2a31e3d5e51&690
南麓还有为纪念仲雍而新建的清权祠,匾额为曾国藩手迹,想是曾氏征战江南之时所留下的吧。祠内殿中供有仲雍铜塑像,旁有吴国世系表。 
http://s15/middle/4aca2987gc2a31592d9ee&690
一棵古枫杨,几块巨石,书“虞山福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