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辉
近日,信息产业部的一纸手机漫游费调查将手机资费问题再次推到风口浪尖。因为做媒体,我也突然有兴致了解一下自己的手机资费问题。
登陆中国移动的网站,打开历史话费清单,一串儿看下来突然觉的自己智商严重不足,竟然看不懂这一纸清单,更无法找到媒体正在热炒的漫游费踪影。
原来,在中国移动的话费单上并没有明确标明漫游费的通话费用,只是在清单最下方注明“漫游通话”费。经10086的客服人员解释,“漫游通话”费用包括漫游费和长途费用两项费用,指的是在非号码所在地区进行通话所产生的费用。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使用北京全球通的服务,当你在北京以外地区进行通话时,费用均计入“漫游通话”费用。同时,在北京以外地区进行通话又分为两种情况(前提是使用北京移动的全球通服务):
一
在北京以外地区通话(无论主叫、被叫),与当地同一区号的电话只需收取漫游费;即北京的全球通服务在上海使用时,与上海当地电话通信只收取漫游费;此时,漫游费计入“基本通话费”一项,并汇总到“漫游通话”当中。
二
在北京以外地区通话(无论主叫、被叫),与不同区号的电话通话时,长途费与漫游费同时收取。这个时候,漫游费计入基本通话费,长途计入长途费用,两项均汇总到“漫游通话”费用。
注:如使用北京移动的全球通,并申请畅听套餐的用户,此时不享受畅听套餐优惠。
写完以上的说明,想必大家都明白了,目前大众口中的漫游费其实是没有被明确定义的资费。它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当广泛,并且可以变做不同的名称被使用。比如你在外地进行通话费时,它就可以当作基本通话费使用。
这样看来,降低漫游费标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首先,漫游费没有明确定义,怎么降?降哪个?就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
其次,当你用北京的卡在外地进行通话时,使用的就是外地的网络,那么不同地区运营商的费用结算也必须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再次,北京移动用户在外地打电信的座机,或者与联通的网络进行通信的时候,就必须牵扯到运营商的网间结算问题,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定下来的。
等等,等等,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就不在此一一列举。
一个漫游费尚且如此,那其他的各种套餐、优惠活动就更不必说了。
总之,手机资费的水很深,我觉的自己摸不透,也劝大家别在指望降价了。谁知道,这个费降了,还会有多少费没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