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潍坊民俗】陈正宽:八月十五念月了

(2009-11-10 16:50:48)
标签:

窝窝头

瓦屋

灶马

月光菩萨

陈正宽

潍县

文化

分类: 潍县春秋

http://www.sinoat.com/%E6%BD%8D%E5%9D%8A%E6%96%87%E5%8F%B2%E9%80%9A%E9%89%B4.jpg

【潍坊民俗】陈正宽:八月十五念月了

八月十五念月了

陈 正 宽

  念   

  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光。老潍县过八月十五,当日,红日西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秋虫唱夜,清景无限。年青的母亲,张罗着孩子念月的物事。先把枣月,置于柳编笸箩中。表面,罩了一个鲜嫩的蓖麻叶,燃香一路,隔叶插于枣上。尔后,上街门口,置凳与杌,并坐念月。“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则是对这诗意画面的写真。月亮升起来,儿歌念起来,童音高起来:

  念月了,念月了,

  一斗麦子一个了。

  念月饼了,

  好年景了。

  念拍古(窝窝头)糇了,

  盖瓦屋楼了。

  念煎饼了,

  骡子马子一大天井了。

  这首《念月谣》,一共八句,分为四节。一二两句,“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是用夸张手法,极写枣月之大,一斗麦子(45斤为一斗)方蒸一个,能说不大么?三四两句,“念月饼了,好年景了”,说月饼是应节食物,用“念月饼了,好年景了”,表达儿童,对丰稔的美好祝愿。五六两句,“念拍古(窝窝头)糇了,盖瓦屋楼了”。潍县方言把窝窝头叫拍古,把拍古切成小方块烩了吃,叫烩拍古糇。从烩拍古糇,到盖瓦屋楼,表达的是小朋友对住房的希冀。七八两句,“念煎饼了,骡子马子一大天井了。”写出对发展再生产的美好心愿。潍县儿歌童谣,方言特点甚浓。通篇用“了”押韵,符合儿童口读习惯,且更明快直白。再是用方言名词连缀,体现地方特色,如“拍古(窝窝头)糇”“瓦屋楼”的运用,诸如此类。

  雪   

  农历一年十二个月,十二个月有十二个“十五的月亮”。潍县民间谚语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什么意思呢?是说,如若头年八月十五过中秋,有云彩遮天,看不到皎洁的月亮,这意味着到次年的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夜出看灯,准要踏雪(意即不见月亮)。这里说的好象是因果关系,头年中秋夜阴是因,次年元宵夜雪是果。此中有啥逻辑关系,说不明白。我小时,曾经在中秋之夜念月的时候“志验”,若此夜“云遮月”,到了第二年上元节,十之有十要“雪打灯”,俗谚不俗。其实,从头年八月十五,到次年正月十五,还有长达五个月的时间等待“验证”,难保百分之百地准确。并且,从逻辑学角度讲,找出科学的规律,靠简单枚举法是不成的,因为这仅仅是局部的经验,也就是巧合,不是必然。人大了以后,理性思考多了,孩子气的思想方法少了,因之,实证了“八月十五云遮月”与“正月十五雪打灯”,确无因果关系,那句民谚,是唯心的。

  供   

  老潍县向有中秋夜,家家供奉“月光菩萨”的风俗。潍县杨家埠出年画,过年出灶马,中秋出月光纸马。这是一种素画,非是彩画。用单线平涂刻板,画面当央,是一个大大月亮的轮廓。月中有广寒宫,有凌云桂,有嫦娥起舞,有蟾蜍玉兔。其大小有灶马的一半。中秋傍晚,家家将这月光纸马,挂在院中壁上,下设供桌,其馔丰满,有大枣月,精月饼,沙楞楞的西瓜,甘甜的雪梨,用玫瑰酱调拌的白莲藕,大泽山葡萄,烟台苹果。前置香炉香盘。小院深深,供月,巷陌长长,念月。念月实是唱月,是小朋友过中秋,最喜欢不过的赏心乐事。

  清末民初,山东潍县进士梁文灿,就年中民俗传统节日,写过《蝶恋花·潍阳十二月鼓子词》,一月一阕。八月的一首,写了中秋节蒸月、念月、供月、赏月的细节过程:

  八月中秋分一半。枣饼层层、面镂千花瓣。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

  亭亭火树蒿灯转。灯烬归来、忙底分神馔。雪藕冰梨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

  《蝶恋花》此词上阕,集中写了潍城过中秋“家家蒸月”“孩孩念月”情景。下阕集写潍城过中秋“户户供月”“人人赏月”情景。先前老潍县赏月,多在浮烟山,虞河,张面河,白浪河,沙滩等地。听老人回忆,早年中秋赏月,在景点要看点蒿子灯,有“亭亭火树蒿灯转”的美景,让人神往之至。实际,蒿子灯如何制作,点起来是个什么样子,早已失传,今人难以描摹。“灯烬归来,忙底分神馔。雪藕冰梨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便是写看月赏灯归来,一家团圆“吃供仰”的现场直播。潍县方言,供神祭品,叫做“供仰”。月光菩萨供桌上的肴馔,上供既毕,还得人间享用。故云“分神馔、团圆宴”。

  (2008年9月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