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撰写的四首校歌

标签:
校歌西南联大十中中山书院朱自清五华文化 |
分类: 文萃转载 |
一块石头http://blog.sina.com.cn/mayushun
山东汉子,梗直不阿,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长辈姓马,自然承继,取名玉顺,一直使用。
上网经年,网名不换,一块石头,就是本人。
年愈不惑,胡子拉碴,相貌丑陋,心眼不坏。
素喜安静,业余爱好,读书码字,旅游上网。
本职工作,三尺讲台,成绩不大,无愧良心。
----------------------------------------------------------------------------------------------
朱自清撰写的四首校歌
朱自清是一位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工作的杰出作家、学者。无论是教中学,还是教大学,朱自清都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不仅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而且将自己的爱国热情溶入到撰写的校歌中,来鼓舞学生,熏陶学生。
1921年暑假,经人介绍,朱自清来到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任教务主任。八中是他的母校,刚一到任,他便满怀激情地为学校写了一首校歌:
1921年暑假,经人介绍,朱自清来到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任教务主任。八中是他的母校,刚一到任,他便满怀激情地为学校写了一首校歌:
浩浩乎长江之涛,
蜀冈之云,
佳气蔚八中。
人格健全,
学术健全,
相期自治与自动。
欲求身手试豪雄,
体育须兼重。
人才教育今发煌,
努力我八中。
这首校歌写出了他对教育的热切希望和欲大展宏图的抱负。可惜,八中风气并不“佳”,朱自清待了不长时间就离任了。
1923年,朱自清在温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任教。十中环境优美,建有纪念清代温州大儒孙治让(号籀顷)的怀籀亭,十中仓桥分部后面有座小山叫中山,晚清中山书院就设在这里。朱自清对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学很有感情,特地为她写了一首校歌:
1923年,朱自清在温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任教。十中环境优美,建有纪念清代温州大儒孙治让(号籀顷)的怀籀亭,十中仓桥分部后面有座小山叫中山,晚清中山书院就设在这里。朱自清对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学很有感情,特地为她写了一首校歌:
雁山云影,
瓯海潮淙,
看钟灵毓秀,
桃李葱茏。
怀籀亭边勤讲诵,
中山精舍坐春风。
英奇匡国,
作圣启蒙,
上下古今一冶,
东西学艺攸同。
这首歌词,既有对学校环境的赞美,又有对教育业绩的歌颂;既有对过去贤儒的景仰,又有对当前学界的期望,可谓言简意深。
1938年,西南联合大学集中在昆明办学。时为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的朱自清是联大编写校歌委员会成员,与闻一多、冯友兰等为西南联大写了校歌:
1938年,西南联合大学集中在昆明办学。时为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的朱自清是联大编写校歌委员会成员,与闻一多、冯友兰等为西南联大写了校歌:
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
绝檄移栽桢于质,
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
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
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
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
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
复神京,还燕碣。
这首词调沉重的校歌,简明地表述了西南联大诞生的历史背景,表达了他们应肩负的历史使命,显现了联大师生对抗战必胜的决心。
1944年下半年,国统区经济更加困难,为了增加收入,朱自清除了在西南联大上课外,还在私立五华中学兼任国文老师,他受学校邀请为五华中学写了校歌:
1944年下半年,国统区经济更加困难,为了增加收入,朱自清除了在西南联大上课外,还在私立五华中学兼任国文老师,他受学校邀请为五华中学写了校歌:
邈哉五华经正,
流风余韵悠长。
问谁承先启后?
青年人当仁不让。
还我大好河山,
四千年祖国重光,
责在吾人肩上。
千里英才,荟萃一堂;
春风化雨,弦诵未央,
坚忍和爱,南方之强。
五华万寿无疆!
他以光复祖国大好河山重任,嘱托青年学子,以自己的一腔爱国热情来浇灌他们的心灵,情切切,言谆谆,深受青年学生喜爱。
前一篇:中国奥运冠军榜单(扑克版)
后一篇:【大圣 】血色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