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纵线棋子竖线棋盘交叉点文化 |
分类: 辞赋集萃 |
想看清楚请看词条上面的图片.这里制表符无法对齐,需要宋体
车马象士将士象马车
炮 炮
卒 卒 卒 卒 卒
楚河
兵 兵 兵 兵 兵
炮 炮
车马相仕帅仕相马车
http://baike.baidu.com/pic/2/1202284126095472.jpg
走棋和吃子
1、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2、各种棋子的走法
•帅(将):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仕(士)是帅(将)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能是九宫内的斜线。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走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与车完全相同。
•马: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3、吃子:任何棋子走动时,如果目标位置上有对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对方的棋子拿出棋盘,再换上自己的棋子(即"吃子")。只有炮的吃子方式与其他子不同:炮与被吃子之间必须隔一个棋子,进行跳吃,俗称"架炮"或"炮打隔子"。
中国象棋的记谱方法
中国象棋的记谱方法一般由四个字组成
第1字是棋子的名称。如“马”或“车”。
第2字是棋子所在纵线的数码。
第3字表示棋子移动的方向:横走用“平”,向前走用“进”或“上”,向后走用“退”或“下”。
第4字是棋子进退的格数,或者到达纵线的数码。
举例:
“炮二平五”,表示红炮从纵线二平移到纵线五。
“马8进7”,表示黑马从纵线8向前走到纵线7。
“车2退3”,表示黑车沿纵线2向后移动3格
当一方有2个以上名称相同的棋子位于同一纵线时,需要用“前”或“后”来加以区别。例如,“前马退六”(表示前面的红马退到直线六)、“后炮平4”(表示后面的黑炮平移到直线4)
兵卒在特殊局面下的记谱方法(主要创作排局时遇到的多,实战也可遇到)
当兵卒在同一纵线达到3个,用前中后来区分,达到4个,用前二三四区分,达到5个,用前二三四五区分.
当兵卒在两个纵线都达到两个以上时,按照旧的记谱方式举例:前兵九平八,此时可省略兵(卒),记做前九平八,以达到都用4个汉字记谱的要求,此表示方式已在中国象棋DhtmlXQ动态棋盘上实现,是对中文记谱方法的一个重要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