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声闻禅院~繁忙街市里的一块净土

标签:
新加坡禅院环境禅修养生旅游 |
分类: 行在世界 |
我在新加坡的两个礼拜就下榻在这个位于芽笼(Geylang)29巷的声闻禅院。
这里名曰禅院,确实有它的独特风味,我觉得如今的繁华的城市里真的很难找到这样一种清净,优雅的地方,真的是无一丝香火气,没半点复杂人流。那么就让我一一来介绍一下。
http://s2/middle/4ac8598eg8b0488b06371&690&690
这里就是禅院的大门,构造简单,没有什么特别的装饰,包括浮雕,彩绘之类的,主体就三种颜色,黑、白和绿,黑白中点缀着些许的绿色,在我认为是最接近自然,最耐人寻味的生活环境的色调组合了。
两侧用青石板刻着一副对联:禅居容我静,闹市任人忙!
http://s8/middle/4ac8598eg8b04886429f7&690&690
禅院只有三层楼,没有什么多余的建筑。侧边留有小空地,主要是栽龙柏与竹子,
这都是院主于亲自和花园里挑选来与几位居士一起栽种的。
居不可一日无竹,清风过,竹子摇曳的姿态确实相当的迷人。所以古代的中国文人都是竹子的忠实粉丝。
http://s16/middle/4ac8598eg8b048cbdf2ef&690&690
这里是禅院的后门,还栽有几个松树和桂花,这里都是中国艺术与文化里占有响当当地位的植物。
http://s16/middle/4ac8598eg8b048a000fff&690&690
禅院一楼大门,门上有一副对联,系天津书画院院长:陈云君先生手笔,内容是柏林寺:静慧老和尚的法语。
内容:世事是度门,好像尘劳修佛法;众生为净土,不离日用悟禅机。
木板刻字,相当不错,据说是一个居士去日本学习回来的,可见中国的传统工艺确实在海外得到极好的传承。
http://s12/middle/4ac8598eg8b048939bf3b&690&690
这里是一楼大厅,供学员阅读与用餐。几张桌子一个屏风,几个书架,完全没有多余的摆设。而且桌椅全是属于直线型,朴素,没有一丝花哨复杂的线条,壁上挂有几幅中国字画。供欣赏,可义卖。
屏风后面是厨房和小餐厅。每天都有居士义工轮流着煮饭,手艺都是响当当的。
http://s3/middle/4ac8598eg8b0493c69b42&690&690
这里是一楼大厅右侧的“寺物处”,也就是办公室,星期二到星期日都有义工轮流上班,主要负责,学员报名,上课登记和访客接待等事务。星期一一天没有开放。
http://s7/middle/4ac8598eg8b0488fcb6c6&690&690
这是一楼左侧的天井,立着修建声闻禅院的碑记。
声闻禅院的前身为:禅之园与声闻庵。2009年重新合并修建成今日的禅院。
http://s9/middle/4ac8598eg8b0489c30268&690&690
这是一楼的大厅,面朝外大门。这里地方虽小,安全基础设施相当的齐全。
走廊和出口处都有指示灯,一整套消防设施都齐全。可见他们对于人民生命安全方面有了很周全地考虑。
卫生也非常好,大部分的宗教场所都是要脱鞋进去的,呵呵!
http://s9/middle/4ac8598eg8b0490bc4b38&690&690
这里是二楼,住着一位老师父。
http://s3/middle/4ac8598eg8b0490701ef2&690&690
http://s12/middle/4ac8598eg8b04921b5afb&690&690
这里是三楼的外廊,还是栽着一排的竹子。
http://s13/middle/4ac8598eg8b04910896ec&690&690
http://s16/middle/4ac8598eg8b049267a3ef&690&690
左右两侧,挂有一副对联:此中无四相,何处有三心。
(四相者: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此内容系出自《金刚经》。
http://s10/middle/4ac8598eg8b0492c31519&690&690
三楼就一个大堂,供学员禅修用的。仅供一尊佛像。也没有其他多余的物品,就是一些蒲团而已。
http://s6/middle/4ac8598eg8b048aa7e955&690&690
这里就是莲池会,海外的寺院很多都是成为华侨们的思亲的场所,
也就是大部分的华侨都会将先亡人的木主安放在寺院里,以便每年的规定时间来追思。
http://s14/middle/4ac8598eg8b0495ebd65d&690&690
这是莲池会里的一尊观音像,景德镇陶瓷,很庄严,我就把她拍下了了。
http://s14/middle/4ac8598eg8b048b40974d&690&690
这个就是禅院的学习课程表。禅修课,都是由隆振法师亲自带领的,他们的固定学员有一百多位,由于新加坡人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也是蛮大,又加之于受英文教育的影响,所以他们有很多人都喜欢佛教的禅修,简单的说就是静坐,借此调节身心,让自己放松一下。还有每周固定的瑜伽课。每节课也差不多是在两个小时左右。
http://s4/middle/4ac8598eg8b048bd92773&690&690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素食烹饪的课程,都是由擅长这方面的居士来教。
http://s6/middle/4ac8598eg8b0494bab6d5&690&690
这个就是声闻禅院的院主:隆振法师了。我们福安老乡哦,他在新加坡呆了将近20年了。
亲切、热情、风趣,呵呵。
(就是因为法师的坚持,所以这里拥有了禅院的风格,没有开放给人烧香,确实是无一丝香火气,也没有焚烧纸钱,因此平常也很少有复杂的人流基本上都是对一些禅修有兴趣的人,或来上课,或来咨询的。
偶尔又一些其他方的访客来走走,拜访一下法师。所以住在这样的禅院里显得特别的轻松,可想而知,我在这里的两个礼拜心情是有多么得好咯!呵呵!
每天清晨都可以看到院子前后有很多的鸟儿在嬉戏,这点与新加坡实行的动物保护政策有关。
时间久了,新加坡的鸟儿真的都不怕人了,就连大街上的餐饮店里门口都很多鸟儿在玩耍,哈哈!)
http://s4/middle/4ac8598eg8b048fb8fb33&690&690
这是禅院外大门的左边街道
http://s2/middle/4ac8598eg8b0490147911&690&690
这是右边街道
门口这条巷可算得上是宗教与文化场所一条街了,少说也有30来个这类的单位,可巷长不到两百米。
哈哈!新加坡的宗教场所密度,比咱福安,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俺它称它为“小城市,大戏台”,哦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