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妇产科小医生的一天

(2012-03-23 16:01:42)
标签:

两会

降温

妇产科

医生

红包

公立医院

剖腹产

廖新波

手术

医科大学

医改

杂谈

分类: 一.宝贝女儿

     天气始终雾气蒙蒙的,阴得像黑锅底,并且淅淅沥沥不停地下着雨。好的时候,可能就是感觉雨小点的时候吧。唉!即使春光灿烂,花红柳绿的季节,也有难过的时候吧。

 

     早上七点,女儿、女婿上班去了。快到中午了,饭菜准备比较可口、丰盛,坐等女儿、女婿回家来吃饭。门开了,只见女婿一个人:“妈,她上午连着两个手术,还没有下台,让咱俩先吃。”先吃?什么意思?回来呢?还是不回来呢?我看着忙乎了半天,精心准备的午饭,很遗憾:“哦。不是说,不在产科,被提前轮换到妇科了吗?妇科,怎么手术还这么多呢?”

 

     我知道产科很忙。比如:被轮换的前一天,女儿上午做了三个手术,下午做了两个手术。她们还有个小医生创造了本院的产科记录:十分钟,收了六个病人。住院处产科病房走廊里加满了临时床位。个个都是挺着大肚子的妇女“将军”!谁知道呢?咱在家里,也没见几个生孩子的呀。感情都集中在那里了吧。

 

    我还知道被提前轮换的原因是妇科一个中年女医生在给患者手术的时候,自己晕倒在手术台旁,脸色惨白,不省人事。主任忍痛拔下这个“萝卜”,让女儿顶了这个“坑”。还有的原因就是眼下有人下乡,有人去搞普查等等吧。这些人都是利用自己休息时间去的,但是,工作上不能再加量了。

 

    “妈,咱们先吃吧,手术结束,她们主任会让食堂给送盒饭的。”女婿接着说:“妈,你不知道,妇科手术也蛮多的。怎么说呢?这么说吧,产科剖腹产手术比较多,比较单一,手术时间大多差不多。技术好的二三十分钟解决问题。妇科就很复杂了,病情不一样,手术时间也不一样。一个手术一两个小时很正常的,三个小时的也有,特殊的就更多了。所以,上午的手术连着中午才能结束,很正常。”

 

    哦。难怪那个”萝卜”休息两天,去产科报道了。也算主任职权范围内对“萝卜”的照顾吧。

 

    女儿、女婿医科大学同学,毕业后来到这里一家公立二甲医院,医院属于小综合,大专科那种。由原来的妇幼保健院改编为第二人民医院。女儿、女婿的工作是这里首次全市层层考试,层层选拔,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想想,两个孩子初来乍到,没有根基,没有关系,没有背景,也没有金钱。算公平,也算运气吧。六年了,女儿、女婿迅速成长起来,女儿妇产科医生,女婿检验科医生。都是本科室的骨干力量了。

 

    有时候,女儿夜班,我去送饭。其实不送饭也行,是我自己愿意送,家离医院很近,几分钟就到了。那几天,倒春寒甚嚣尘上,我感觉只有两个地方非常暖和,暖和得很彻底,很像我们东北冬天的家里。一.医院。二.浴池。所以,我很喜欢去,去了,亲眼见女儿太忙了。比如:她在吃饭,怯怯的来个小女人,轻轻地问:“可以看病吗?”女儿立即停下说:“可以呀?什么事?”“两个月没来那个了,想看看是不是怀孕了......”女儿立即说:“好的,先去查一下B超,再过来!”随即开单子,打发走了。不一会儿,进来个男人:“医生,我老婆眼睛不好了,你去看下好吗?”女儿说:“我已经知道了,正在给她挂水,需要三天时间,再去眼科看下。”“你现在去看下好吗?”“眼睛的问题,我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需要到眼科,用仪器看的,懂了吗?”男人前脚走,后脚又进来个瘦高女人。没讲几句,那查B超的小女人回来了......反正是边吃边工作,总算是抢着把饭吃了。没患者的时候,就是处理那一大堆铁皮夹子,里面的病历整理得工工整整,像一个个小档案似的。翻开,我只看懂了病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蘸着血迹印制的婴儿小脚丫。

 

     医院不算大,也不算新。和很多公立医院一样,一看就是等待扩建规模那种。后面已经在一片寸土寸金的繁华街道中辟出一块空地了。这块空地在高楼林立,车来人往的闹市区里显得很不协调。女儿说,他们来的时候就说要扩建,六年了,还是一块空地。

 

    下午,女儿抽空来电话:“妈,我中午饭吃过了。马上,还有手术要做。晚上可能要晚点回去,你们先吃吧。”这一天,我总算抓住她,急忙搭话,竟有点语无伦次:“下午,你才吃中午的?还有手术?这天气,还在下雨,下雨天,咋还有患者手术?中午没睡一下吗?先吃?你几点回来?”电话里,女儿感觉短时间无法沟通了吧,也急急地说:“回去再说吧,就这样啊,挂了啊。”

 

     自从女儿做了医生,尤其妇产科的骨干医生。很多人都问我:“整天这么忙,红包,红包很多吧?谁家生孩子不给医生红包啊?谁做了手术不给医生红包啊?”我很郑重跟他们说:“忙,有!整天忙,整夜忙!手术做了无数。红包,没有,一个都没有!”他们头摇得跟拨楞鼓一样,就是不信。

 

    是啊,不能怪不相信的人们。现在人,都懂了点医学常识,都懂了自己去医院,自己是消费者,消费者就是上帝,医生就要为上帝服务。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去了医院,医生就是长了三头六臂的神仙,就是想千方设百计也要把病治好。之前,我家里祖宗三代没一个搞医的,医院里的事自然知道的少。到医院里,都是作为患者去的,也是用患者眼光看医生。挑剔医生态度不好;挑剔制度管理不严;挑剔药品太贵;挑剔医术不仁;挑剔检查太繁琐,等等吧。

 

    另一方面呢,有些医生打着“妙手回春”的幌子,把自己神化起来。良心大大地坏了:不给红包,不好好手术。你想啊,生命只有一次,谁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啊?红包,乖乖递上去,才可以稳稳做自己的上帝。

 

     医患开始不信任。患者自己主动把红包递上去,病好了,一转身,又大骂收红包的缺德医生。时间长了,不管医生缺德与否,只有把红包递上去,才可以放心被人家动刀。

 

     女儿做了医生,亲眼见女儿及同事们的所做所为,我的很多想法都改变了。对于这件事,我想:除去个别的医生,大多数医生是好的。就像老师想把学生教好,厨师想把饭菜做好,医生哪有不想把手术做好的呢?医生也要名誉,要晋升,要养家糊口,医生也不能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吧。就像我女儿他们,没有给红包。不也是照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做好手术吗?

 

    是的,这个医院规模很平常,但管理很严格。他们都在尽心尽意工作,都没有红包。即使主任亲自披挂上台手术,也没有红包。据说有什么奖励机制,谁收红包就立即开除谁。举报者重奖。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同样是医生,同样做手术,同样付出劳动,人家收入明里暗里是你的好几倍。有时候也感觉不公平。由于这些原因,每年的两会期间,我都特别关注医改的声音。我不希望女儿有红包,我很希望医改。我想:公立医院改革了,政府拿出资金像办教育一样办医院,或者像关注医保一样,关注一下像女儿这样的小医生的劳动价值,就好了。看来看去,盼来盼去,一年又一年,雷声大,雨点稀吧。广东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这个勇敢的人,把自己的官职和真名都写在博客上,年年大谈医改。网上很红火的。他说的中心思想是医改很难。

 

     晚上,六点半了,女婿回来了,一头扎进屋里学习去了,5月份有个考试,很重要,不敢怠慢。女儿还没有回来。给女儿电话,没打通。我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手术结束没有呢?回不回来吃饭呢?刚刚热了饭,又凉了。要不再打个电话吧?这回是一男医生替接的:“手术还没有结束,你们先吃吧。”

 

    雨,似乎下得更大了。大的医院、著名的医生怎样工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女儿的工作真的很辛苦。

 

    晚上,七点十分,电视里那个中国文化节目在讲“陌上黄花开,可缓缓归矣......”女儿急急回来了。鞋子,裤角都是湿的。雨伞放在地上,地上立刻出现一汪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