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时跳出淫心杀意圈子?

(2007-07-20 13:33:12)

何时跳出淫心杀意圈子?

 

       昨晚枕上闲翻清人潘纶恩笔记小说集《道听途说》,卷三《李德姑》一则,叙述李德姑有哥哥李大,与其亡父的遗妾“小姨”通奸。德姑鄙薄他们,为他们所恨,合谋杀害了她,污蔑她是想出嫁不得而自杀。后来有人为她申了冤,将李大与“小姨”两个杀人犯正了法。全文主意是褒扬李德姑的。可是,末尾写开棺验尸,“家奴邽麻子曾目睹其异,言其乳头红晕犹鲜若胭脂,而眉睫间尚盈盈含笑焉。”我不禁愤怒。

一个女尸,是被当胸刺杀的,埋葬已经三年,该是何等惨状。居然描写成“乳头红晕犹鲜若胭脂,而眉睫间尚盈盈含笑焉”,读了能不愤怒吗!想象邽麻子之流的闲杂人等,听说要开棺检验女尸,一窝蜂地去看,本来就是要看女性裸体,本来就希望看到“乳头红晕犹鲜若胭脂,而眉睫间尚盈盈含笑焉”之类,实际上看到与否不关重要,说成看到了,也可以过瘾。邽麻子看了回来如此津津有味地向主人报告,主人也津津有味地听着,还要笔之于书,纯粹是“女尸赏鉴”的变态心理流露,纵使这是他要表扬的贞女,也忍不住。再细看前面写李德姑被李大刺杀时,写她正在室内,“迎凉倦卧,仅着一杏花衫子,略披半截翠罗衫”,李大一刀,“早已洞穿粉臆”,已经是在血腥场面中尽量加上色情成分了。《道听途说》全书未必很坏,这一点流露则使我抛书不想再看。

今早起来,打开电脑,恰好——或者说恰不好看到“南京‘奸杀’广告激怒市民”的消息。原来是,电影《五月八月》预定于南京大屠杀六十五周年在南京上演,而南京一些影院门前却出现了标有“第一部揭露中国女性被奸杀的南京大屠杀电影”醒目字眼、充满血腥和女性肢体的宣传画,引起了南京市民的强烈愤慨。从图片上看,广告第一行“第一部揭露中国女性被奸杀”字样大,很刺目;第二行“南京大屠杀电影”字样较小,退居次要:制作者要刺激观众什么心理,非常明显。

据说影片《五月八月》的内容倒没有直接的日军暴行场面,称赞者还许为“目前同类题材影片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独特的视觉和人性化的表达,让它具有更大的震撼力”,“ 从孩子的视角表现了大屠杀给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带来的灾难,感人至深,让人落泪”。而另方则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研究员前天在看了此片后深表震惊,直呼‘此片有多处违背史实,不能公映,一旦公映,将会被日本右翼分子抓住把柄’。为此,朱馆长断然拒绝该片在大屠杀纪念馆举行首映式。”这些我都不想深究,我只注意那广告制作者香港的影片发行商所要抓的“卖点”,无非是淫心与杀意,是淫杀结合心理的“女尸赏鉴”。八十年前天津军阀公开处决革命青年,其中有女青年,于是天津小市民欣欣然相告:“去看大娘们光膀子挨刀!”也就是这种淫杀结合心理。八十年的“历时性”的圈子,仍然没有转出来。

当然,观众有各式各样,有淫杀心理被刺激起来的,也有愤怒的,群情的激愤终于使有关单位将广告作出了修改。这是好的。可是,激愤的群情里面,居然又有这样的声音:“他妈的,应该把奸商们的老婆、女儿、姐妹、母亲都给奸杀了,再拍部电影记录下来,并让他们到全世界去发行、放映!!!”这是网上的群众评论中的一则。看了这样的评论,我不禁战栗。这又是什么声音呢?岂不是同样的淫杀结合的声音么?岂不是永乐皇帝把他要惩治的人的女眷送去“转营”的老办法么?怎么“并时性”的圈子,同样转不出去呢?

 我想总该有办法跳出去,便自然想到同是昨天在2002127日《文汇报》副刊《笔会》上看到的胡晓明先生文章《层峦叠嶂的思想之美》,里面转述了林毓生先生讲的一个故事:“我读书的时候有三个学生选了哈耶克先生的课。哈耶克先生当时已经六十岁了,一头白发。课上大家讨论很热烈,哈耶克先生不常讲话,每讲必到点上,几句话分析清楚,安排下次的讨论,下课。老先生马上站起来,为女学生穿大衣。我们三个学生中一个女生个子很矮,老先生个子很高,第一次,这个学生有点紧张,老先生给她调节高度,半天才穿上,第二次学生就很自然,等着老师低头俯身。你说尊重不尊重?这是世界大师,全世界认为是大人物。这就是真正平等的文化。”林毓生先生是证明这样的文化的平等性,我从中看到的是对于女性的完全尊重,这才距离淫杀心理遥远不可以道里计。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期望到达这样的境地呢?

20021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