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与“门钉”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建筑邢台 |
分类: 一任悠游 |
古代门的设置是下有门砧,门限,上有门额,左右有立颊,额上施鸡栖横木,用两枚门簪,门板上施有门钉和椒图衔环。
门钉采用阳数,显出古人的阴阳意识。9在中国古代认为是最大的阳数,如“九五之尊”,这是天子的礼仪,表示皇权的最大,至刚至阳。皇家宫殿门钉是每扇门9路,每路9颗,共计81颗的格式。
明代清代有详细规定:门钉按使用者等级的高下,分为九路、七路、五路做法。,皇家宗族王府按规定以红漆金涂铜钉。而公侯府第则规定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一品、二品官门用绿油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官门用黑油摆锡环,六品至九品官门只许用黑门铁环,皆不许使用门钉。至于平头老百姓家的门,只能是没有钉、锡环的“白门”。汉典解释“白”就是没有成就的、空的、没有加上其他东西的。所以,没钉也叫“白钉”。古代称男子为“丁”,从此门走出来的男子也就只好叫做“白丁”了。
至于现代百姓家有的弄上门钉,有的弄成密密麻麻凸起仿门钉,那是另一回事了。
http://s2/mw690/001mU6Gxzy6LQL93Mid41&690
http://s7/mw690/001mU6Gxzy6LQL9RzKu56&690
http://s16/mw690/001mU6Gxzy6LQLnx1xR3f&690
http://s7/mw690/001mU6Gxzy6LQLsNFJ46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