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静宜园二十八景之(4)—虚朗斋

(2009-07-31 13:10:14)
标签:

静宜园

文化

分类: 解读静宜园二十八景

解读静宜园二十八景之(4)—虚朗斋虚 朗 斋

                乾隆十一年(1746年)

     由丽瞩楼而南,度石桥,为北宫门。沿涧东行,折而南为东宫门。中为广宇回轩,曲廊洞房,密者宜燠,敞者宜凉,杗梲不雕,楹槛不饰。砻石周庑之壁,书兹山旧作,与摹古帖参半,南为曲水,藤花垂蔓覆其上,向南一斋曰虚朗。虚则公,公则明,朗之为义,高明有融。异夫昭昭察察之为者,要非致虚极不足语此。

 

                     澹泊志乃虚,宁静视斯朗。

                     川云供啸咏,天地任俯仰。

                     隐几极目清,披襟满意爽。

                     惟其无一物,是故含万象。

 

译文:

  由丽瞩楼向南度过石桥为北宫门,沿涧东行折而向南为东宫门。中间为大的殿宇、回廊和轩阁。曲廊和洞房,密的适宜取暖,敞亭适宜乘凉,梁柱不雕刻、楹栏不做华丽的装饰。用石板镶嵌在环廊的墙壁之上,书写此山的旧时题诗作品,与临摹古贴各一半。南面为曲水流觞,藤萝花垂下藤蔓覆盖其上。向南一座斋室取名为虚朗,取虚静则公、公则明朗的含义。至高无上的境界与明通事理相融合,要不是明明白白之人,要是没有到达虚静到极点之人是没有资格谈论此中道理的。 

 

 

无欲才能达到圣人境界,宁静时看事物才更明朗。

山川和云雾一起在歌唱,天地任凭我俯瞰和仰望。

隐秘到极点之时眼睛看得才更清楚,身上虽披着衣衫浑身都感觉到清爽。

怎么没有看到任何东西,是因为它包含了世间万象。

 

虚朗斋:虚静则明朗

    虚朗斋位于丽瞩楼南,原为康熙行宫,乾隆建静宜园时将此处改为中宫,其东门“涧碧溪清”为康熙皇帝御题,乾隆皇帝游览香山常驻跸于此,其四方各设宫门,斋宇周围有画禅室、学古堂、郁兰堂、伫芳楼等建筑群及曲水流觞景观。虚朗斋为乾隆皇帝住宿之所,其意为“虚静则明朗”之含义。据《日下旧闻考》记载,虚朗斋环廊嵌静宜园二十八景诗石刻。 

     1860年中宫被英法联军焚毁。中华民国年间香山慈幼院建学校和家庭部,1979年拆除旧建筑新建香山饭店。

 

                                                        编著:香山公园研究室   贾 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