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璇宝贝
小璇宝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54
  • 关注人气: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在前世约了你?我在今生遇见你。

(2011-01-18 12:01:20)
标签:

非诚勿扰2

人生

感悟

婚姻爱情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小璇

杂谈

分类: 璇情呓语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
­
    作为冯同志的铁杆“钢丝”,《非2》必须看!我故意错开上映后的观影高峰期,在周末上完课后去影院力挺冯导的票房。先前我一直拒绝了解各种关于该片的报道,只为给自己留一个悬念,留一个想头。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且不论别人的观后感,反正冯导的镜头+王朔的痞子文学,让我再一次在影院里哭湿了两张纸巾。——我想我骨子里就是一伪文艺青年。也或许我是老了,哭点越来越低了……
­­
    如果是《非1》说的是爱情,那么《非2》说的就是生活——激情之后必须面对的现实——生活的真面目就是总会有点儿缺憾。
    如果说《非1》是部喜剧,那么《非2》不能算是悲剧,也不完全是部喜剧,只是有点儿戏剧!——谁发明的“人生如戏”这话?太佩服了!
    如果说看《非1》是被笑哭的,那么看《非2》是笑着流泪。——如果说苦笑是一种坚强,那么苦笑着自我嘲讽也是一种人生修行。
­­
   《非2》是冯导和王朔十年后的再度联手之作,有人称之为:深水炸弹——冯就像一杯温润醇厚的啤酒,王就是那杯辛辣过瘾的二锅头。
    顽主们有一个共同特质:骨子里太正经太严肃,年轻时总要靠戏谑来伪装。曾经的“顽主”,如今是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苍孙”,王朔在厌倦了矫饰,撕下面具后,很正经的表达出自己的庄重。冯导这次玩得是深度,没有人像他这样拍电影,也没有人比他更会玩电影。
   《非2》不是一个常规的电影结构,但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电影。它“笑中带泪,以喜冲悲”,更像是一首诗,演绎了人生的悲欢。
­­
    有人这样评价《非2》:是电影?还是在谈人生?
    我说:且看电影谈人生!
­­
    其实不用打上“编剧:王朔”的字幕,也能猜到此剧就出自这位非伪愤青之笔。相比《非1》,有了王朔的加入,使得《非2》中的经典台词多了一份对爱、对人生的思考,总会让我们在笑过之后怅然若思…… ­
­
    在一起了,为什么还要分开?原来男女之间的感情就像黑板上的粉笔字,说声“不要”就可以几下子擦个干净;就算一下子擦不干净也不要紧,时间总会把它抹得不留痕迹。
    难道真的是“谁动感情谁完蛋”?那么爱到底是什么?又是谁动了爱情的殇?也许,飘落在记忆里的粉笔灰偶尔会跑出来呛得人咳嗽喷嚏——不过反正咳嗽几下又不致命。
    离婚、试婚,两对恋人的彷徨,几乎演绎了当下所有未恋、已恋或者恋过人的情殇,勿论你是一年、七年、老夫老妻、瘫痪在床生死相守,直至最后分手。短短的125分钟里,主演们以喜剧的方式穿越了人生婚恋数十年。
    生活中,欺骗是不可避免的,不和谐是不可避免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怀疑是不可避免的、厌倦是不可避免的,“居家过日子犯不着肝胆相照,虚着点儿和气”。到最后,剩下的美德就只有“宽容”了,这是生的无奈与感伤。
    如果“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那么,今生的伴侣一定是前世的冤家。所以,“幸福不一定在一起,倒霉一定在一起。”——这或许是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现实最残忍最戏谑的灰色调侃了。
    
    人生告别会,这是影片的亮点也是哭点。孙红雷“戏霸”的绰号不是瞎叫的,精湛的演技加上耐人寻味的台词,把影片推向了高潮。
    这段戏充满了对人生意义、婚姻真谛的思考。李香山的一番对人生的戏谑式感悟,很感动人。虽然听上去有点绝望,却可能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
    所谓人生告别会,你能和谁告别?和爱人亲人告别,然后送自己上路。说再多和光同尘的偈语,也无法阻止生命抽离时的大空茫。
    香山追悔自己此生修行太忙:“忙挣钱,忙喝酒,忙着闹感情危机,把大好时光全忙活过去了。”一辈子太短,珍爱相守,是人生终点时的幡然醒悟,这世上没有什么比这更踏实靠谱的事儿了。
    当邬桑问香山怕不怕死,香山如此回答:“怕,像走夜路,敲黑门,你不知道门后是五彩世界还是万丈深渊,怕一脚踏空,怕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当你试图破解人生的一个个问号时,恰恰发现人的一生其实何尝不是在一个套子般的结构中:一个结局,回溯重寻,无果,直至无可挽回时的恍然大悟。凡是如此。米兰·昆德拉这样说:“人类的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的。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伤感了吧?痛苦了吧?追悔莫及了吧?其实不必试图突破这框架,“死是另一种存在,相对于生。只会生活是一种残缺”。只要记得不必等到结局时方才懂得珍惜,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友情。
­­
    爱情是神马?一切皆浮云。
    珍爱相守,才是人生修行的真义。
­­
    如果爱有来生,你朝我走来,无端的笑:“谁在前世约了你?”
    我会笑着答:我在今生遇见你。
­­
    最后,也用仓央嘉措的诗做Ending吧——
 
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
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
最好不相惜,便可不相忆。
最好不相爱,便可不相弃。
最好不相对,便可不相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
­­
­
­
    PS:文章开篇的那首诗原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又名:见与不见),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因此诗的韵味和意境与仓央嘉措的诗歌极其相似,曾经一度被很多人都误以为是仓央嘉措的情诗。
    “班扎古鲁白玛”是梵文。班扎,就是Vadjra,是“金刚”的意思;古鲁,就是Guru,是“上师”的意思;白玛,就是pema,是“莲花”的意思。连起来,“金刚上师莲花”,就是“莲花生大师”。
    据作者说,这一首《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的灵感,其实是来自于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扎西拉姆·多多想要表达的是上师对弟子的爱,跟女子、跟风月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尽管如此,但我还是喜欢给它冠以爱的头衔,套上情的名义。
­
­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