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现场生活日志(二十六)
(2010-09-25 17:06:02)
标签:
忘性漂流瓶记忆北京小璇杂谈 |
分类: 《我在项目现场的那段日子》 |
2010年9月21日
上周末回了一趟公司,办公室里久违的熟悉感让我感到亲切。瘦高的主任还是那么利索飒爽,不说别的,单就主任工作的麻利劲对我有耳濡目染的作用;玲依旧是一副温暖的笑容和柔柔的声音,真是好久没和玲聊聊女孩家的那点儿事了;还有小美女爽儿还是那么甜美可人。不过很遗憾,小海同志外出了,好想看他拧麻花呢!嘻嘻……
中秋将至,所以访亲拜友礼尚往来是这个城市近期上演的主要剧幕。在这座城市里的各个角落都随处可见礼盒搬来送去的。每逢节日,道路就变得异常拥堵,这已是一条非典型性定律了。不论采取任何措施,它都会像更年期例假一样固执的到来,只不过持续的时间会依节日的重要性或长或短。
我也利用这短暂的回城时间,借过节之机约人小叙。工作越多,时间就越复杂,有些人总是想见却见不到,不是没有时间,就是不在同一城市,因此节日就为大家彼此相见提供了一个堂而皇之且义不容辞的理由。
许久不见的人,再见时总有一番五味杂陈涌上心头,过去如同发生在昨日般恍惚……
记忆好像录影带一样,可以回放、任意快进。每一次播放,都会忽略其中的某些片段,日子久了,自己竟然也恍惚了,好像那些事情真的没有发生过。
但奇怪的是,不论倒带播放多少次,甚至没有刻意去记录或去打捞那些记忆的漂流瓶,我仍然能记起那些曾经讨厌的家伙,可见人们更容易忘记幸福而念记痛苦。所以,要想让一个人记住,就给他(她)刻骨铭心的痛!
呵呵,我怎么一点儿都没有“一笑泯恩仇”的心胸呢?想起曾经中伤我的这些小人,还是衷心的想要“做个小人儿扎针针、画个圈圈诅咒你”!
文字似乎有恢复记忆的功能。
一个船员问船长:“如果我知道某样东西在哪儿,可暂时没法拿到它,算不算丢呢?”
船长说:“不算。”
船员长吁一口气:“太好啦!您的咖啡壶在海底。”
忘了不是丢了。忘了是我们把某样东西沉在海底,不予打捞。
所以,害怕丢了,我总是用文学记录下来,装进漂流瓶里,扔进记忆的大海里……
我自认为是个没心没肺的丫头,没心没肺的人忘性也大。不过,忘性也不是没有好处。
我不打算纠正自己的忘性,我不酗酒、不抽烟、不吸毒、不滥交,所有发泄苦闷的办法都用不着,因为我善忘。(对了,曾经抑郁时偏爱用洗衣服来发泄,足以可见我是一个品德贤惠之人。)这可真是一个惠而不费的办法。
忘记日子里所有的痛苦,过得稀里糊涂也是一种境界,所谓人生难得糊涂嘛!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