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万人码头旷世绝对已对上

(2012-09-09 09:27:36)
标签:

百越

码头

苏州评话

唐宋

旷世绝对

http://img.dynong.net/forum/201209/09/091244jc09yh0xv0d1vbjg.jpg


三吴明清第一街水陆两旺驰誉五湖四海
苦等十多年,下联还空缺

http://img.dynong.net/forum/201209/09/091256gyloomdlyooh3ys4.jpg 

百越唐宋无双曲经久不衰传唱万载千秋
如今不才已配上
  

 

。“南浩十八景”之一的“万人码头”,原名“犯人码头”,在清代是江南各地由水路上押犯人来苏“过堂”送审的专用码头,后改由陆路押犯人来苏,码头不再使用,当地居民为避邪化吉遂改成“万人码头”。1999年,南浩街改造修建“万人码头”后,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为了增添此景点的吴文化气息,决定为万人码头的石碑坊上撰写一副对联,当时协会成员冯立,潘君明,朱洪,俞涌,马汉民,卢群一起聚集在苏州“文采苑”边会餐边想对联,协会秘书处俞涌突来灵感,随手在筷子套上写下“姑苏南浩明清第一街”,作为下联求上联,其他几位会员觉得尚可,一致赞同,并请书法家费之雄书写,后费之雄和协会副主席马汉民在此基础上修改终于写出现在的上联。即“三吴明清第一街水陆两旺驰誉五湖四海”。苏大教授,明清诗权威钱中联老先生读后十分赞赏并给予认可,龚国钧先生也觉得此联气势不凡,更表现了“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及“烟水吴都廓,阊门驾碧流;清瀚往来舟;朱户千门室,丹楹百处楼”的明清第一街的繁荣景象。于是在万人码头石牌坊上镌刻上联,并别出心裁地设计了“重金悬赏征下联”的活动。

百越,中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史称“北方胡、南方越”,在中国历史上,整个广大的江南之地,即所谓“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在秦汉以前都是百越族的居住地。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为“”。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不同的名称,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从上所说,吴越是百越的一支,因此苏州称为百越也不为过。

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评弹的清洁曲折离奇,表演扣人心弦,形式雅俗共赏,故数百年来流传于江、浙、沪城乡,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爱。评弹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用苏州评弹和万人码头相对,可以一拼吧。

本人对楹联诗词韵律不精通,看到征联消息,也蠢蠢欲动,试作一下联:百越唐宋无双曲经久不衰传唱万载千秋
百越唐宋无双曲苏州旧属吴越之地,评弹是久负盛名的曲牌,堪称世上无双。对三吴明清第一街
经久不衰
隐含九和八(不),对水陆两旺
传唱万载千秋
驰誉五湖四海
上联以地理为背景,下联用吴越文化对上上下联一起突出了苏州的人文地理,因此本人以为此下联符合征联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