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笔记人物刺客蔡邕阳球 |
分类: 读书心得————收获的喜悦 |
作者:史遇春
——阳球刺客不杀蔡邕
欲说其事,先说其人。
简单介绍一下蔡邕。
蔡邕[yng](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y]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
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才女蔡文姬之父。
蔡邕少时即博学,他喜好辞章、数术、天文,又妙操音律。
汉灵帝(刘宏,公元168年~公元189年在位)时,蔡邕被征辟为司徒桥玄府掾属(属官统称,汉朝泛指公府及郡县官府属吏,正曰掾、副曰属;三国魏晋南北朝沿置。)。
曾担任郎中,在东观(东汉宫廷中贮藏档案、典籍和从事校书、著述的处所。)承担校书工作,后升迁为议郎。
参与续写《东观汉记》。
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与堂溪典等奏定六经文字,并自书于石碑之上,命工匠镌刻,树立于太学门外。此即世称之“熹平石经”。
后因罪,被流放至朔方。
遇赦之后,复遭迫害,畏惧祸端,多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
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为祭酒。
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董卓被诛,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
下狱后,他曾自请黥首刖足,续成汉史,朝廷不许。
不久,便死于狱中,年六十。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
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其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唐张怀瓘[guàn]《书断》评其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
有文集二十卷,早佚。
明人张溥辑有《蔡中郎集》,《全后汉文》对其著作也多有收录。
据《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载:
早先,蔡邕与司徒刘郃不和。
刘郃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
另外,蔡邕的叔父卫尉蔡质又与将作大匠阳球有罅隙。
阳球也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
因叔侄二人同时得罪了中常侍程璜的两个女婿,所以,程璜便暗地里安排人飞章(指报告急变或急事的奏章)上书,说是:
蔡邕、蔡质侄叔二人,多次以私事请托于刘郃,但是,刘郃没有答应。故而,蔡邕暗中深切怀恨,一心想着要伺机中伤刘郃。
针对这一上书,朝廷下诏尚书,召进蔡邕,进行质证诘问。
随后,蔡邕上书,自陈无过无罪,其中言及:
“臣实愚戆[zhuàng],唯识忠尽,出命忘躯,不顾后害,遂讥刺公卿,内及宠臣。实欲以上对圣问,救消灾异,规为陛下建康宁之计。”
也就是说,蔡邕自己认为,这一次被人飞章弹劾,牵涉到中伤刘郃案件之中,主要是因为:
自己愚笨戆直、只知道向朝廷尽忠,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不顾将来的祸害;在回答关于灾异的事情时,自己讥嘲讽刺在朝的公卿、并且语及皇帝的宠臣。
尽管蔡邕上书自陈时还说到:
如果朝廷j就此处置自己,可能会导致言路闭塞。
但是,蔡邕、蔡质侄叔二人,最终还是被关进了洛阳的大狱。
当日,弹劾蔡邕、蔡质的罪状是:
以仇怨来奉行公事、用私议谋害大臣,实属大不敬,当处以弃市(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之刑。
幸好中常侍吕强怜悯蔡邕无辜,经他向皇帝请求,汉灵帝考虑到蔡邕自陈奏章中的言辞,于是下诏,减死一等。
死罪虽免,活罪难饶:
蔡邕及其家属被剃去头发、铁圈束颈,流放至朔方。
另外,朝廷还特别诏示:
此后即便是遇有赦令,蔡邕等仍不得除罪。
朝廷是放过了蔡邕,可是,阳球并没有罢手。
在蔡邕被流放至朔方的途中,阳球派了刺客,前去追赶蔡邕,并要求刺客在半道刺杀蔡邕。
刺客们都很为蔡邕的义节所感动,所以,没有谁愿意完成阳球安排的刺杀任务。
不过,阳球还是不甘心。
蔡邕到达流放之所后,阳球又贿赂管制蔡邕的部主,让部主毒害蔡邕。
那些受了阳球贿赂的人,不但没有毒害蔡邕,相反,他们还把阳球交代的情况,原原本本告知蔡邕。
就这样,蔡邕多次幸免于难。
最后,看看阳球其人。
阳球(生年不详~公元179年),字方正,渔阳泉州人。
东汉时期官员、酷吏,官至司隶校尉、卫尉。
阳球家中世代为望族,并在朝为官。
他擅长击剑,骑马射箭的本领很高。
阳球天性严厉,喜欢申韩之学。
当初,郡中有官员侮辱其母,阳球便纠集几十名少年,将此官员及其家人杀死,自此出名。
被举为孝廉,补尚书侍郎。
阳球精通典章制度,所起草之奏章及决议,常被尚书推崇,并受信赖。
出京任高唐令,因严厉苛刻超越法度,被太守拘捕并向朝廷弹劾,恰巧赶上大赦而被释放。
后来,阳球与司徒刘郃商议逮捕拷问张让、曹节,曹节等人知道后,一起诬告他们,结果,他便被逮捕,送进洛阳监狱,随后被处死,妻子儿女流放边地。
《后汉书》卷七十七《酷吏列传第六十七》有《阳球传》,可参看。
须知,关于阳球的评价,还有另外一面,是不得忽略的: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 卷八《灵帝〖一六〗》中言及:
“宦寺之祸,弥延于东汉,至于灵帝而蔑以加矣。党人力抗之而死,窦武欲诛之而死,阳球力击之而死,后孰敢以身蹈水火而姑为尝试者!”
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在《后汉演义》 第五十九回《诛大憝酷吏除奸 受重赂妇翁嫁祸》中道是:
“阳球之欲歼阉党,未始非志士所为,观其严鞫王甫父子,五毒交加,虽曰酷虐,而施诸凶竖,尚为相当之报应,不足为阳球责也。独球既嫉视权阉,乃纳程璜之女,列作宠姬,卒至机事不密,终为小妻所误,而轻丧生命,是宁非自作自受乎?且刘郃陈球诸人,亦横遭牵累,同时毕命,可慨孰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