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死不向朱元璋低头:批逆龙鳞、耿直见杀的明初御史王朴

(2020-06-04 16:56:31)
标签:

历史笔记

明代人物

朱元璋

王朴

御史

作者:史遇春

本篇,说一说明代的一位人物。

此人名叫王朴。

关于王朴,《明史》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王朴传》,即记载其人。

《王朴传》中的内容,可备讲说者,大体如下:

王朴,同州人。

同州,即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周朝初期,为古同国。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王朴考中进士。

王朴,本名王权。

王朴这个名字,据史所载,乃是朱元璋为其所改。

根据《明史》可知:

朱元璋在诛杀王朴之后,仍然对他怀恨在心、仍然对他不能释怀,随后,在朱元璋主导撰写的《大诰》之中,他仍然提及王朴对自己的诽谤、仍然将王朴名列其中。

说到《大诰》,那么,这《大诰》又是什么呢?

《大诰》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一月,《大诰》发布。

《大诰》由《大诰一编》、《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编组成。

与明律相较,《大诰》新增了许多禁令、罪名,并多采用酷刑,其刑罚极为苛重。

在内容上,《大诰》以严刑惩治贪官与豪强为重点。

《大诰》是明初“重典治国”思想的具体体现,而且,在《大诰》之中,将“重典治国”这一思想推行至极端。

因其刑酷法严,故而,在朱元璋死后,《大诰》最终被废止。

不过,在明代的各级教育中,除去四书五经之外,《御制大诰》、《大明律令》及刘向《说苑》等都是授课的主要内容,其中,《御制大诰》最为重要。

关于王朴其人,正史资料及相关情况,基本介绍如上。

下面,就根据明人王鏊所著《王文恪公笔记》中《王朴》一节,来说一说王朴之死,也请各位仔细看一看明人对这件事情是如何记载的。

王权,是陕西人,后改名为王朴。

洪武中,王朴任职御史。

王朴的个性戆直,担任御史期间,他曾多次与当时的皇帝朱元璋争辩是非曲直。

后来,有一次,王朴又与朱元璋争辩。

朱元璋怒不可遏,马上下令:

将王朴拉出去斩了。

于是,王朴就被反绑双手、押至市曹(内商业集中之处,古代常于此处决人犯。)处决。

王朴被押至市曹之后,在还没行刑之前,就有圣旨传到,命令赦免王朴的死罪。

接着,王朴仍被反绑双手,又押送回朱元璋的面前。

见到被押回的王朴之后,朱元璋问他道:

“王朴,你要不要改一改啊?”

王朴没有半点要屈服的样子,他仍然耿直地说到:

“陛下任命我做朝廷的御史,怎么可以让我受刑被侮、处杀戮之罪而遭污辱成这个样子呢?”

王朴继续说:

“如果臣真有罪,陛下又怎么可以让臣继续活下去呢?”

王朴又问:

“如若臣下无罪,陛下又怎么可以下令将臣处决呢?”

问完,王朴坚定地说到:

“臣没有什么要改的,臣现在的愿望,就是快快被陛下处死!”

猜想,听王朴这么一说,此时朱元璋的震怒,比此前更甚。因为,朱元璋的权威不但被眼前的这位御史严重挑战,而且,他所使用的、以残暴淫威、严酷恐吓的手段,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死且不惧的时候,权威或威权就是一只灰头土脸的落水狗。

于是,愤怒至极的朱元璋再次下令,将反绑双手的王朴押至市曹处斩。

王朴经过史馆的时候,大声呼叫道:

“学士刘三吾听着,某年某月某日,皇帝诛杀无罪御史王朴!”

王朴口中的刘三吾,又是谁呢?

刘三吾(公元1313年~公元1400),初名昆,后改如步,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初仕元朝,为广西静江路副提举。入明,于明太祖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以茹瑺之荐,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刊定三科取士之法,为御制《大诰》、《洪范注》作序。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主考会试,以会试多取中南人,坐罪戍边。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初,被朝廷召还,不久即卒。《明史》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刘三吾传》,可参看。

这一次,是王朴最后一次经过史馆。

王朴临死,还曾作诗。

王朴所做之诗,已无传。

王朴被处决之后,行刑者回来向朱元璋复命。

据说,听到王朴已经被处斩的消息之后,朱元璋还曾为之恻然。

不知道,这种恻然是不是笔记作者、或者当时人对皇帝的涂脂抹粉?

不知道,这种恻然是真是假?

不知道,这种恻然是不是因为威权失效所导致的失落的另一种表现?

恻然之后,朱元璋又问行刑的复命者:

王朴死前可曾说过什么?

大概,朱元璋还在幻想,幻想王朴面对真实的死亡,能够低声下气地告饶吧。

不过,朱元璋失望了。

复命者说,王朴行刑前,曾有绝命诗,此外,无他。

朱元璋说道:

“王朴有片言只语,都应当汇报,更何况是他写的诗呢!”

随后,对王朴行刑的人,全都因为处决王朴一事、因为复命不周而连坐受罚,全被朱元璋处死。

就王朴被诛杀一事,笔记作者王鏊曾说:

大约,皇上是怜惜王朴的才能,皇上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杀杀王朴的锐气,其实,他并无意真杀王朴。

王鏊的说法,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也有他的思想局限性。

历史就在那里,揣摩皇帝的动机,是否猜得准确,还需要读史的人自己辨别。

(全文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