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於疲氓——疫起,日本捐赠物资有诗云云

(2020-02-16 22:10:22)
标签:

武汉

疫情

日本

诗歌

捐赠

分类: 世事评说————活着的明证

作者:史遇春

公元2020年。

农历庚子年。

生肖鼠年。

说起庚子,首先想到的是庚子之乱。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义和拳以“扶清灭洋”为号召,拔电杆、毁铁路、烧教堂、杀洋人、灭教民。清廷或有意、或无心,听信义和拳“刀枪不入”的谣言,欲藉此“杀光洋人”或进行“权力斗争”,随后,便对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宣战,结果导致国变,主政者仓皇出逃,江山社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十二年后,大清王朝收摊倒闭。

庚子之乱,八国之中,就有日本。

两个甲子,恍若一瞬。

120年后,武汉疾疫起,这其中,也有日本的身影。

120年前,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日本所持,是侵略者的身份;

120年后,无论如何五味杂陈,日本所为,是捐助者的善行。

历史太过复杂,说起来都是纠葛牵绊;

现实实在残酷,讲出来都是是非纷争。

面对如此情势,面对如此灾祸,

不说,心中愤懑;

要说,无法张口。

罢了,历史的宏大,就交给大人先生们去指点激昂;

这里,作为世间一粒微尘,就说一说日本捐赠物资有诗的事情。

在说之前,先为武汉祈福:

诚祈苍天能容物,不取人命作鬼卒!

在说之前,也为民众祈福:

但愿子孙多平顺,不与鬼卒作奴仆!

 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於疲氓——疫起,日本捐赠物资有诗云云


祈福毕,话入正题。

说到日本这个近邻,国人的各种情绪可能都会爆发。

情绪归情绪,冷静下来,需要清醒认知的,大约有以下几点:

一、侵略的恶行,永远不可原谅。

这不是针对个别国家,而是所有国家。

兵者,凶事。

这是让任何国家在发动侵略之前,都要慎之又慎的思考因素之一。

二、对侵略的审判和清算不够、不彻底,必然让所有的战争贩子永远心存侥幸。

所有侵略者都是张牙舞爪、得意忘形、丧失人性的;战胜者不一定光明磊落、战胜者的审判和清算不一定公平公正;但是,只要战胜了,对侵略者一定要严肃审判、严厉清算,这既是对侵略者的惩罚,也是对未来谋划侵略者的警示,又是日后侵略者与战胜者平等和平相处的基础。

国人对日本的情感复杂,其中就有战后日本对其侵略历史的态度问题。这一点,除了谴责日本,国人还需反思:反思日本为何那样?反思我们哪些没有做好?

另外,最最重要的,还是自我反思,反思相对和平时期,我们一切的一切。

反思自我,这才是真正自立、真正强大的起点。

三、国家和民众,大多时候是一体;所以,国家制造的灾祸,民众如果有意无意参与其中,那么,民众就必须和国家一起承受灾祸的结果。

有人说,军国主义是侵略的主谋,民众是无辜的棋子。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际大错特错。

按照人类发展的以往经验和未来规划,民众才是社会的主宰者。基于这一理论,作为社会主宰者的民众,必须具备认知未来、管理社会、负责自我的能力。如果民众的这种能力不足,或者不具备这种能力,那么,国家就有义务培训民众的这种能力。如果国家不愿善尽自己的义务,那么,民众就可以废掉国家掌权者。

按照这个逻辑,日本侵略时,军国主义的掌权者和有意无意支持战争的民众,都要承担侵略的后果。这个时候,来分什么军国主义与所谓无辜民众的责任,其实,是一种作伪。

四、就大历史而言,战争都是暂时的,和平才是人类的常态。

在和平常态下,一定要记住战争危机的存在。

和平相处时,也要有正确的态度,一码归一码,不能被人利用,动不动揭开伤疤、制造仇恨;不能盲目跟风,不分青红皂白就媚财媚俗、屈膝下跪。

因涉中日,事关大义,所以,以上几点,必须首先清楚说明。

 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於疲氓——疫起,日本捐赠物资有诗云云


要说日本捐赠物资有诗云云,须先从捐赠说起。

捐赠一事,是人道主义,也是慈善之举。

既然是慈善,也是人道,那么,捐赠就是义举。这种义举,必然出于人道之心、慈善之心,必须都是自愿的。

一切出于各种目的、心机而强迫进行的捐赠都是违背人道与慈善的本心的;一切以道德绑架去勒索捐赠的行为,都是极其不道德的。

既然捐赠是出于人道、慈善的目的,那么,对于捐赠,无论是多是少、是大是小,受捐者都必须心存感恩。

基于以上,对于日本的捐赠,我们应该从心底感恩。

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唯一需要做的事情。

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日本捐赠物上有诗,于是,引发了众议纷纭。

不知他人做何想,在我,首先就啧啧称奇。

原来,诗歌出现在捐赠物资上,可以这么美丽、这么惊艳!

怎么,中国的诗歌,在很多场合几乎都被国人遗忘了,却可以被我们怀有复杂情感的邻邦运用地这么贴心,这么自如?

说完我自己的感受,再来看众人。

在对比了日本捐赠物上的诗歌与国人的加油声之后,有从事文学专业的人士,马上就对日本施以赞赏,同时批评国人“加油”的简单粗暴。

日本的诗歌固然可赞,国人的加油亦不必贬斥。

因为,就常理而言,那些人道、慈善的心是无分别的,那种鼓励的情感是无差异的。

另外,也不能简单对比之后,就粗暴定论,这样一来,简单粗暴的就是那些专业人士,而非国人。

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

须知,优美的中国诗词,邻邦还能够运用。

须知,民众的加油声背后,或存在文化沙化的隐忧。格式化、程式化的加油声,是民众的语言,是民众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这种现象,不是民众的过错。作为专业的文化人士,面对这种现象,不应该只是简单粗暴的贬斥,而是应深刻挖掘这一现象出现的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思路和措施,这样,才不失作为知识者的身份。

试问,日本捐赠物资有诗,是出于何意?

这里,只能猜测、模拟。

或许,日本不了解中国,他们还坚决地认为:

中华乃诗书礼仪之邦;

只有诗歌才能表达他们深心,只有诗歌才能匹配国人的素养。

无论日本出于什么样的心里,我想,捐赠物上的诗,都会让一部分人惊叹:

我们有这么优美的诗歌,我们却不知道运用、不拿来表达;

人道、慈善、鼓励……除了“加油”之外,还可以这么优美地诗意地表达;

日本对我们诗意表达,竟然这么恰当得体;那么,我们的文化,在日本,是否还鲜活如初?

 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於疲氓——疫起,日本捐赠物资有诗云云


惊叹之余,还有不少的惊诧:

日本捐赠物上的诗歌,不但惊艳了很多的人的目光,而且,还引起了另外一些人的争论:

诗歌的事,是不是日本自己做的?是不是经手的中国人自己贴上去的?

……

争论一起,灾祸便自然退居其次。

于是,有那么两派,开始你死我活的攻击、斗争。

其实,这一次,国人不光有日本捐赠物有诗之斗;还有省籍之斗、有捐赠物资多少之斗,有援助人员多少之斗……

无论什么时候,国人似乎都在斗。

与人斗,其乐无穷吗?

民众互斗,最高兴的,又是谁呢?

灾祸当前,我们应当思考的,是生命。

灾祸当前,我们应当思考的,是未来的路。

灾祸当前,我们应当思考的,太多、太多……

结束之前,再为武汉祈福:

诚祈苍天能容物,不取人命作鬼卒!

结束之前,再为民众祈福:

但愿子孙多平顺,不与鬼卒作奴仆!

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於疲氓——疫起,日本捐赠物资有诗云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