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笑谈《铡美案》(十五)

(2014-04-28 08:42:56)
标签:

铡美案

秦香莲

陈世美

饥荒

上京

杂谈

分类: 小说散文————人生的演绎

    埋葬了公婆,秦香莲更加无有依靠。老人在的时候,还可以多少指点指点,还可以有个照应。这老人一去,家里的冷清与艰难就更加让人觉得没有希望了。但是,看看眼前两个年幼的孩子,秦香莲再怎么无助与无望,她都要求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家里是没有办法再呆下去了。这几年的灾荒,使得村中能够出去逃命的乡亲,几乎都走得差不多了。现在村里剩下的人口,大多都是一些孤苦无依的老人。秦香莲想着,继续这么在家中困下去,必然是死路一条。饥荒的折磨,丈夫的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公婆的离世,都让秦香莲把生死看得很淡。生活到了这步田地,秦香莲总是觉得,自己死了,也就那么大点事;可是,孩子们还小,还没有在这世上真正地站立,也没有怎么真正活过人,作为母亲,她心中有爱,作为儿媳,她受公婆重托。因此,秦香莲一直觉得,再苦再累再困难,只要有一丝希望,都得给孩子找活命的机会。再说了,陈家二老生前一再叮嘱,要让她托人找自己的丈夫陈世美。这湖广均州距离京城,千里迢迢,就是有个音讯,谁又能带得回来?逃荒,保命,寻夫……或许,还有活下去的机会。

无论在什么时代,在中国的观念中,讨饭、乞丐都是十分让人看不上眼的事。但是,饥荒一起,命都难保了,谁还顾得了那么多。所以,在饥荒的年月,外出逃荒、乞讨为生是稀松平常的事,谁也不会笑话谁,只要能保住命,低低头儿又何妨。再说了,在这种时候,逃荒也算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秦香莲拿定了主意,出去逃荒。她计划的逃荒路线,就是前往京城,一边逃荒,一边打听丈夫的下落。秦香莲想着,即使找不到活人,找到丈夫陈世美葬身的坟茔,哭一番也好,也算是夫妻一场,尽了恩爱的情分;也算是明了公婆的心,不辜负二老的重托。可是,秦香莲哪里知道,陈世美在京中的驸马府中,过着天人一般的生活。人生就是这样,你的心在别人身上,别人的心要么在另外的别人身上、要么在石头上。

秦香莲筹划停当,说走就走,也没有什么可以携带的行李,草草收拾了一下,背着个褡裢,辞别了村中留守的相亲,就往京城去了。

陈世美当年进京赶考,兜里有银子,所有一路上白天有吃,夜晚有住,游山玩景,甚至还在烟花柳巷安眠过几夜。秦香莲因为灾荒,带着孩子逃荒,上京寻夫,半文钱都没有。沿途,母子三人全靠乞讨维持生命,受尽了艰难苦辛。遇到好日子,母子三人还能吃一顿饱饭;不好的时候,母子们两三天也见不到水米。她们就这样饥一顿、饱一顿地一路跋涉、一路风尘。秦香莲看着孩子忍饥挨饿、想着老人死不瞑目、不知道丈夫是死是活,心中那个悲哀与惨凄啊,谁人又能够理会?白天也还好过,到了晚上,可就难熬了。住店吗?那是梦中的事,根本不可能,寻夫路途上的晚间,运气好了,可以找间破庙栖身;运气不好,就只能在大户人家门口的屋檐下蜷缩;最坏的状况,就是天色已晚,三人还在荒郊野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冷风来袭,虫兽哀鸣,这种时候,秦香莲一个妇道人家,常常只能是心惊胆战地过夜。真是一路劳顿、一路心酸、一路苦涩、一肚子伤痛的眼泪啊。

秦香莲母子三人,边走边打听,虽然不能十分确认,但是,还是听到一些描述陈世美的消息。那就是,他确实经过此路上京了。离京城越近,积累的陈世美的相关消息越多。秦香莲的信心和希望就越饱满。偶尔吃饱的时候,她会对两个孩子说:

“孩子啊,这一路让你们遭罪了。马上就到京城,等找到你父亲,我们就不用再受这苦了。”

秦香莲常常会说着说着就哭了。这泪水,不知道是希望、是欣喜;是苦楚、是伤怀……有时候,她只能默默的流泪,她也想放声长长地痛哭一场,可是,怕吓到孩子、怕孩子跟着她哭泣,许多时候,秦香莲都是把泪水硬生生吞到肚子里。

终于,秦香莲凭着坚韧,来到京城边上。母子三人找了一间进城比较方便的破庙住下。

秦香莲继续打听丈夫下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