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突围“七合一”

(2014-01-22 17:08:00)
标签:

外行

老将

也是

大规模

层次

杂谈

台湾中选会刚公布了今年“七合一”选举的投票日期为1129日,那么,就以看热闹的心态来说说突围“七合一”。

首先,必须声明,这里的突围主体,是橘营的亲民党,和其他任何乱七八糟的政党、政客没有一毛钱关系。

其次,说说形势,以评估突围的可能性。

这形势,需从台湾人的性格谈起。台湾太小,历史的记忆又有太多让台湾的不论是原住民、所谓的本省人,还有外省人有太多的伤感,地域狭小与历史过往的局限,给了这一方水土所养成的人们一种奇怪的性格:一面是彬彬有礼,一面是异态百出;一面是沾沾自喜,一面是信心不足;一面是谦恭而倔强,一面是畏威不怀德……地域、历史、现实等等众多的因素造成台湾人奇怪而复杂的性格。

正是这种特殊的性格,才形成了特殊的政治氛围与选举文化。因为这种特殊的政治氛围,才造成了台湾政论兴盛和政客的投机。政论名嘴们说到大陆的时候的浅薄无知与自有感觉良好的优越感,可以当滑稽剧看。投机政客如沈富雄因为马英九提名监察院长而放弃立场,如杨秋兴否定几十年的信仰而投身国民党的怀抱。如此等等,都让人叹为观止。

正是以上所述的背景,造成了台湾政局的混乱局面。蓝绿交替的结果,让台湾人尝到了不智选择或者说不智选举的恶果。经济衰退、民生凋敝,昔日钱淹到脚脖子的状况已成了令人怀念的陈年往事。选蓝、或者选绿,其实结果都是一样,他们都是政党利益大于全岛利益;阶层利益大于民众利益。民众已经多少有一些醒悟,所以,台北柯文哲一出,似乎就有所向披靡之势。当然,目前的形势没法确定未来的真实投票动向,但是,这已给蓝绿之外的势力的突围透漏了一点希望。亲民党的机会又来了。

2012年大选,亲民党最终溃败,有众多原因,但是不能把自我意识贯彻到一点一滴,贯彻到最后一刻,我想,这也是最终溃败的因素之一。

2014的“七合一”,亲民党的机会又来了,而且,这一次台湾形势大坏,亲民党形势大好。既然宋先生说鸽子都被咬死了,那么,这一次就让老鹰们来冲击一次,坚决贯彻自我意识,战到最后,无论选举结果如何,只要扩大了声势,锻炼了队伍,就算是大胜利。

说到选举,首先想到的自然经费。“兵马未行,粮草先备”,没有选举经费的选举,是寸步难行的。2012年一役,企业家的压力太大,最终无法兑现承诺的捐助,是宣战无法大规模展开的原因之一。“七合一”,企业家的压力相对会小一些,企业的捐款可以尽量争取争取。这是选举经费的途径之一。但是,必须明白,企业家是不可靠的,不能把太大的宝压在企业家部分。万一到时候稍有风吹草动,企业家畏首畏尾,可能影响全局。选举的募款途径之二,最可靠、也是最可行的就是小额捐款。但是,必须明白,这种途径的难度比较大。目前我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把宋先生的某本著作、或者宋先生的传记拿出一本,组织名家进行修订,组织团地进行包装,将此书作为募款工具,在向民众免费现场发放或邮寄后,由民众自由捐款。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想法,可做参考。其他小额捐款的途径,还需要亲民党团的才俊们献计献策。但原则是,活动的方式要简约,活动的冲击力要强大。

说完经费,接下来就是人选了。

都说,宋先生老了。我觉得,还行,要是2016年参加大选,至少可以作一届。其实,如果宋先生2016年要选,也可以承诺只做一届。

2014年的“七合一”,台中市也罢,其他什么地方也罢,宋先生都不需要出马。一个呢,出马会让人有亲民党无人的感觉;二来呢;会继续折损身份;最重要的是,选赢的几率太小。动用各种资源和人脉,带领团队在基层突围,还必须辛苦宋先生亲力亲为。

关于六都,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处都推出一个人。前几天,亲民党的台北议员还在支持柯文哲,我觉得,这是不对的。这会给民众“橘子绿了”的观感。柯文哲虽然号称在野,但是,绿色标签挥之不去。如果有人否认柯文哲的绿色倾向,完全可以让马英九征召柯文哲参选台北市啊。如果橘营推出一个人选,正好可以二对二,连胜文对吕秀莲,橘营人选对柯文哲,那才是好戏。台北实在没人,可以派黄珊珊议员一试,形象清新,知名度也够,还有,年轻也是优势。各县市,也最好每个县市都要人选。当然,这有关乎经费的问题,所以,在谈人选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募款必须按照大选的层级来办。

关于人选,六都及各县市都就推行双人模式,或者叫1+1模式。也就是,只要某个县市推人,就一次推出两个。这两个人,一个是政坛新秀,一个是政坛老将。如果评估后,赢面比较小,新秀为参选人,老将为副参选人,只要选上,新秀做县市长,老将做副县市长。如果评估后,赢面比较大,实力强的为参选人,较强为副参选人,只要选上,实力强的做县市长,较强的做副县市长。如果这个与选罢法有冲突,那就以文宣的模式进行宣扬。这样做,一是显示亲民党的人才队伍强大;一是可以为后续培养人才;一是显示梯队层次整齐,不至于衰落。

形势、经费、人才都有可乘之机,突围就有希望。

   我只是个外行,热闹之谈,一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老虎与笼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