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英雄宋楚瑜
台湾的政坛,风起云涌,煞是好看。
中国人的同化能力很强,不管是外族的,异域的,或者他国的,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在用的过程中,逐渐中国化。
台湾的民主政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老祖宗的传统从来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今未见改观,说白了,也就两个字——“专制”。尽管穿着主人的外衣,但骨子里的奴性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大约,也改变不了了。便是台湾的民主政治,走了这么多年,也未曾跳出这个圈子。所谓的民主,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个政治人物的“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把戏作给渴望民主或者厌恶民主的人看罢了。
台湾的民主政治比许多地方要先进得多,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更是应该学习和赞扬的。
可惜的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中国文化当中恶的因素全都被掺杂了进去。台湾民主政治的成长,是伴随着恶劣的“欲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前行的。当然,其它地方也会有类似现象,但在台湾的表现格外突出。
宋楚瑜,就是在这样民主政治中逐渐失去光芒的悲情英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胜者王侯败者贼”,对于失败者的鄙视不言而喻。我想,失败者或许不能位尊九五,但失败者不一定就不是英雄。
“时也,命也!”虽说这话有些推诿,但冥冥之中的因素也不可能不影响事功。
上古有共工氏,“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是第一位失败的英雄。
后有项羽,兵败垓下,刎颈而亡,不愿见江东父老,也是失败的英雄。
因为失败,他们或许会为人取笑,他们也没有那么多五彩的光环,但是,历史却为他们留了一席之地,这就够了。世人愿意如何评说,自由他们去。
马致远在曲子《夜行船·秋思》中说:“不恁么渔樵无话说”,失败的英雄,最不抵也能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天下事有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者,是为智;天下事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是为勇。
宋楚瑜可谓勇者。
台北市长选举败北,宋楚瑜自行宣布退出台湾政坛,台湾的政治失去了一大看点。
和纵连横,是战国精彩的原因之一。
二雄力敌,好戏就不多了。
其余的,不足观。
失败了,也是英雄。
不管退不退出政坛,那个名利场,权利地,繁华处,也是走了一遭的。
宋楚瑜先生,好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