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魂牵梦绕的所在

(2006-10-25 21:16:59)
分类: 情感涌动————性情的见证

家——魂牵梦绕的所在   

 

    家——魂牵梦绕的所在

 

    自1996年始,求学、工作、再求学,岁月如流,算起来我在外漂泊已十年光阴了。在这期间,我有时一年寒暑假回两次家,有时两年、甚或三年回一次家。家对我而言,无论身在何处,岁在何时,想起她来,我都觉得那是心灵的归依,人生的停泊口,情感的归宿地;然而对于家而言,这些年来,我却越来越像是个过客了。每次都是那么匆匆地回家,草草住上几日,又急急地离去。尽管是这么匆匆而来,急急而去,对家的情感却并未淡薄半分,相反,在外久了,对家的情感却浓得难以化解了。甚而很多时候,会产生淡淡的乡愁,有如一位多愁善感的游吟诗人。对家的依恋,难道仅仅是那几间年久失修的老屋吗?当然不是。父母恩深,恩重如山;儿女情长,血浓于水。我想,这才是家的真实意义所在吧!

        父亲向来喜欢用“书香门第”来概括自己的家史。我的祖父是教师,曾祖父是教师,曾曾祖父大约是清末举人。所以,我家算是以书香传家了。父亲常说,要是给他机会,他也不会只守着几亩薄田度日了。命运多舛,父亲十三岁时祖父因病去世,留下一个家、一副沉重的担子。作为长子,父亲既要赡养小脚的祖母,又要照顾年幼的叔叔、姑姑,读书进学堂随后便成了父亲一生的梦想。对于“书香门第”这四个字,父亲却并未辱没,他一边养家,一边自学。只上过小学的父亲,在村里村外都被目为“先生”、“文化人”。自己没有读书的机会,父亲将全部希望寄托到子女身上。自我读书起,父亲便对我严加训导。我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只读书,这与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当然,我也应该感谢母亲。我的成长,受母亲的教益良多,我性格中的许多优点都秉承自母亲。母亲也是个苦命人,十二三岁时,外祖父、外祖母双双亡故,母亲和两个舅舅一起生活。母亲没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更不要说写字了。虽然这样,母亲却很重视对我们的教育。母亲以言传身教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父母可能会为生活琐事而起矛盾,但在教育我们成长问题上,父母的意见从来都是统一的。

        我这些年在外,作为长子,常觉有愧于父母。父母没有半点怨言,他们只希望我成人,希望我过得好。无论我身处何时何地,父母都在尽全力支持我,这是我这些年来能安心学习、工作的主要原因。

    说起家,说起家人,当然还有姐弟情深的姐姐,兄弟谊长的弟弟,活泼可爱的甥、侄,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