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戊戌年第十七本《人间词话七讲》(叶嘉莹):感悟与摘录

(2018-09-03 19:55:18)
标签:

人间词话七讲

叶嘉莹

演讲

体悟

摘录

分类: 一路风景
      《人间词话七讲》是叶嘉莹先生演讲实录,她借助中国传统词评理论,运用西方批评理论,紧扣文本词条,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部分内容进行解读,重点辨析了《人间词话》中最为关键一词“境界”的含义。叶嘉莹先生认同王国维的伟大,了不起,理应得到很多人的尊敬,因为“他是真正追求学问的,而且他所追求的还不仅仅是一般的学问”,“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他可以有他的缺点和可以商讨的地方,但是王国维他说词的时候是非常真诚的,他写的完全是他自己的见解,不像现在有些人写的那些书,常常是拿来骗人的。所以陈寅恪先生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王国维生在1877年,死在1927年,所以他的《人间词话》受到了时代的局限,有很多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和我们现在可以说明的,王国维先生当时没有看到,没有说明。”
     关于“境界”一词,“王国维他看到了,他确实是了不起的,他果然体会到词里面有一个东西。可是那个东西是什么呢?他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说明那个东西,因为在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里面,没有一个字是合适的,所以,他就借用了“境界”这两个字。但“境界”这个词太宽泛了,什么都可以说,诗也可以,词也可以,所以就造成了混乱。”叶嘉莹先生在第一讲就提出“境界”一词含义的宽泛,但一直到最后第七讲以及附文《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在西方理论之观照的反思》中才才告知读者“境界”一词在《人间词话》中的几层意思。在第七讲,叶嘉莹先生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很混乱,有时候指的是诗,有时候指的是词。而且境界两个字太笼统了,太混淆了。境界就是作品里面的世界,每个作品里都有一个世界,就叫境界。用境界来指代历代词学家在词里边所体会到的那种词的特质,也同样很难把问题讲明白。所以中国的词学以前是没人重视,到后来是有了体会,但是理论不清楚,找不到一个词语来说明词的特质到底是什么东西。”“王国维将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使用时之多种含义而言,则大约分别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用以指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一种抽象之界域而言,如第十六则词话——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便应为此种取义。第二是用以指修养造诣的各种不同之阶段而言,如第二十六则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便应为此种取义。第三是用以指作品中所叙写的一种景物而言,如第五十一则词话——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便应为此种取义。”
      中间几讲在“添字注经”,“想办法把王国维所领悟到的那个东西表达清楚”。最为精彩处是分析“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这句词话。叶嘉莹先生从时代背景,文化传统,词语含义进行细细解读,还借助西方接受美学中的“创造性的背离”及双重语境,显微结构等西方理论,非常详尽的解读中主在怎样的语境下写了这首词,而王国维又是怎么读出中主“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的。分析得很精彩!叶嘉莹先生就这样精妙而详尽地解读着词话,借助她强大的文化积淀,为读者“添字注经”,带领读者走进“王国维为什么会这样点评”这个理论分析的高度与深度。
    叶嘉莹先生在这七讲里面,详尽分析了李煜,苏轼,柳永,周邦彦等词人,客观有据,娓娓道来。但没分析辛弃疾,“因为稼轩词要有整个的历史背景,不讲他的历史背景,不讲他的生活遭遇,很难把稼轩的每一首词讲好。辛稼轩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人,一次讲座根本就不能把他说完全。”
      读完这本书,我对词的演变,有了清晰的理解。先是温庭筠及《花间集》等词荟萃而成的“歌辞之词”,主要写美女爱情,怨别伤离。到了柳永的长调,还像小令那样写美女爱情,变得浅俗。而苏东坡看到柳永词的浅俗,所以苏东坡在此里边就不再写美女跟爱情,而直抒自己的怀抱,写他的理想,写他的人生感慨。词走向言志抒情的“诗化之词”。苏东坡使词之写作“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脱离了歌筵酒席之艳曲的性质,而进入了诗化之高峰。而周邦彦的出现,他开始用赋笔为词,以铺陈勾勒的思力安排取胜,遂使词进入了“赋化之词”。
     “第一类歌辞之词,其下者固不免有浅俗柔靡之病,而其佳者则往往能在写闺阁儿女之词中具含一种深情远韵,且时时能引起读者丰富之感发与联想;第二类诗化之词,其下者固不免有浮率叫嚣之病,而其佳者则往往能在天风海涛之曲中,蕴涵有幽咽怨断之音,且能于豪迈中见沉郁,是以虽属豪放之词,而仍能具有曲折含蕴之美;至于第三类赋化之词,则其下者故在不免有堆砌晦涩而内容空乏之病,而其佳者则往往能于勾勒中见浑厚,隐曲中见深思,别有幽微耐人寻味之意致。”“三类词有液体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三类词之佳者莫不以具含一种深远曲折耐人寻绎之意蕴为美。”
     “所谓要眇者盖专指一种精微细致的富于女性之锐感的特美。此种特美既最适于表达人类心灵中一种深隐幽微之品质,而且也最易于引起读者心灵中一种深隐幽微之感发与联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