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小时候因调皮差点淹死(组图)
(2019-06-04 07:30:58)
标签:
文化我的世界 |
提起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他家的老邻居们恐怕都会为他年少时的淘气“嘬牙花”。普京小时候有很多趣事,做过很多淘气的事情。
普京出生在列宁格勒市(现称圣彼得堡),父亲是当地机车制造厂的技师,母亲靠做杂工补贴家用。一家人住在机车厂的家属院。这里条件简陋,没有热水和洗澡间,很小的厨房还是公用的。普京童年最深的记忆之一就是常和邻居小伙伴用棍子赶老鼠。母亲生下普京时已经41岁了,因此对他十分疼爱,因为怕出意外都很少允许他出大院门。不过,普京可不是个听话的乖宝宝,从小就喜欢“闯荡江湖”。8岁上学以前,他整天和小伙伴们在街道上玩耍,并从一次次打架中悟出了做人的“真谛”:要想成为胜者,你必须在每一次对打中咬牙坚持到底。普京日后在回忆录中说:“表面上看,这个准则是克格勃教给我的,其实早在孩提时代我在多次打架中就悟出了这个道理。”
1952年10月7日,41岁的伊万诺夫娜在列宁格勒一家妇产医院生下了普京。亲朋好友都管普京叫“迟到的孩子”。此前,普京母亲玛丽亚-伊万诺夫娜已经痛失两子。二次大战前,第一个孩子奥列格因患百日咳而夭折;第二个孩子阿里克在列宁格勒遭封锁期间在幼儿园因感染猩红热而早亡。
普京的降生为其已届中年的父母带来了极大的慰藉和无尽的欢乐,只可惜他们不能亲手养育他们的爱子。为一家生计,父亲从早到晚都在列宁格勒车辆厂劳作,母亲产后时常有病,身体虚弱。因此,普京一生下来便由其叔父母抚养。
叔父亚历山大绘声绘色地对记者讲起普京幼时的一次“历险”。“那是普京4岁的时候。一天,我带他去钓鱼。我坐在3米高的河岸上,把鱼竿放进水里,就一门心思地钓了起来。普京爬到我脖子上看鱼儿怎样在水里嬉闹,怎样上钩。过了一会儿,我下意识地低了一下头。没想到,这孩子一下子来了个倒栽葱,扑通一声掉到了河里。我急忙撂下鱼竿,飞身下河去救普京。不想,这时他已沉到了河里。我急忙去救,可就是不见人影。普京足足1分钟没有踪迹,我可被吓坏了。正在我不知所措时,沃洛佳却突然浮出了水面,他人居然好好的,只是不住地打冷战,大口大口地吸气。原来他从3岁起就会游泳了。瞧!普京就这样早早地经受了一次水的洗礼。”
上学后,普京好勇斗狠的性格惹了不少麻烦:他曾多次激怒体育老师,与物理老师的关系也很僵,因忘记穿校服被赶出课堂,考试时与同学交换字条被抓“现行”,因为打架被请家长。他自己也说不喜欢上学,更不愿意遵守各项校规。因为淘气,他的学习成绩也一般,算术、自然勉强及格,绘画不及格,不过历史、体育的成绩都是优异。《共青团真理报》的记者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普京少年时代度暑假的一所小木屋布满灰尘的阁楼里找到了一本普京当年上学时候的学生手册,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普京上课时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家庭作业经常赖着不交,因而经常遭到老师的训斥。手册还显示,普京那学期的学习成绩也一点都算不上优秀,在苏联时代的5分制学习成绩中,他的算术和自然课只得了3分,而绘画更是只拿了2分。直到六年级时,大院里的居民忍无可忍地列举出小普京的种种“罪状”,此后,他仿佛一下子长大,变成了规矩、懂事的孩子。
普京虽然不是出身豪门,但家庭的经济条件还是比较宽裕的。在20 世纪70
年代,他的家里就有了电视、电话,他的父亲是卫国战争中的伤残军人。就像中国文革年代的那些"红二代"一样,少年普京很叛逆。提及往事,普京和他当年的同学、老师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打架"。普京很能打,凶猛顽强、宁死不屈。幸运的是,他没有在这条街头小霸王的道路上走太远。一个偶然的机会,普京迷上了摔跤,后来是柔道。赛场给普京提供了一个释放他个性中强烈攻击本能的场所,在这里,你可以正大光明地打架,打好了还有名次和奖励拿。

后一篇:这位女少将是省理科状元(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