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名人明星 |
分类: 历史钩沉 |
为了便于和大家交流,我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南方星闻》发表更多的作品,欢迎大家关注!
如果没有他的无私奉献,也许我们今天吃不到现在这么优良品质的猪肉、羊肉、牛肉和家禽。这个不该被遗忘的普通人,我们真的快遗忘了!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八一三”淞沪之战硝烟又起,局势万分危急。于是,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紧急向民生公司经理卢作孚求助,用船将中大全部家当运抵重庆。于是,一船船的仪器、图书等等从南京通过长江被抢运到重庆。但令罗家伦非常遗憾的是,中大农学院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花巨资引进的大量品种齐全的良种禽畜,因时间紧急和运输条件、能力的限制,无法一同起运,只好将最优良的品种各选了一对随船而行。对于剩余的大量禽畜,罗家伦让尙未西迁的敎工随意处理,或杀或吃,绝不要留给日本人。但敎工们没有舍得将这些学校化巨资购买的优质禽畜杀掉,而是在一位叫王酉亭的敎工带领下,经过艰难跋涉全部西迁至重庆。
1937年12月初,在日军攻破南京城前夕,王酉亭高价雇了四条大船,带领留在农学院畜牧场的职工出发了。他们将猪、羊、牛分成队,把鸡笼,兔笼驮在牛背上,水陆兼程,浩浩荡荡。一路风餐露宿,忍饥受寒,甚至伴着枪炮声,艰难地行进着。一路凶险。动物大军遭遇过抢劫,遇到过轰炸,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次,4名队员被日军发现,为掩护大部队撤离,4人引开敌人,其中3人被杀害。王酉亭始终没放弃。他们跨越苏皖豫鄂川五省,辗转2000多公里,死里逃生,一年后抵达重庆。终于在1938年深秋,这支奇异的大军行程数千公里,终于随着大批的难民抵达重庆。
一位为中国禽畜优良品种培养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普通人,就这样因人们的忽略,而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历史记住了罗家伦、卢作孚,却遗忘了王酉亭,实在是一种遗憾。



81年后的今天,鹿童图书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王酉亭的故事以绘本的形式再现了。这部名为《大儿子小儿子》的绘本是由军旅作家张鹰根据上面的故事创作的文本,由获得“插画届的奥斯卡”美誉的博洛尼亚插画奖得主王祖民绘画,谱写了一曲为普通人生命唱的赞歌!
前一篇:人,其实就是一只空瓶子(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