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找到了有意思的故事!

标签:
文化名人明星 |
分类: 名人明星:综合 |
大儿子和小儿子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儿童图画故事书,这部绘本以“我”这个教授的“小儿子”的口吻,叙述了在抗日战争到来前爸爸(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带着他的“大儿子”——一群动物,一路迁徙转移,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终于把“浩浩荡荡”的动物大军带到重庆的故事。全书以儿童的视角再现了科学家们在大战到来前对科学的执着以及艰难困苦中迸发的力量与希望,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
作者简介
张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任职于解放军出版社,曾出版文学理论专著《反思中国当代军事小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长篇小说《五月端阳红》《此岸彼岸》;翻译作品《诺桑觉修道院》《梦影流年》等。策划并编辑“和平鸽绘本丛书""长征绘本丛书"“红五星绘本丛书"等。
画家简介
王祖民,江苏少儿出版社《儿童故事画报》主编、美编室主任。在全国各大儿童杂志常年发表作品,并多次参加国内外绘本展。绘本《虎丘山》获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野间儿童读物奖”,绘本《资本论》获“五个一工程奖”等。
王莺。女,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生。现任教于江苏经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创作的绘本插图《我真捧,丁点猫找朋友》获五个一工程奖,《爸爸的木船》绘本。《我是老虎我怕谁》2016获意大利波隆那插画展奖。2013年赴美国加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访学交流。
编辑推荐
今天,当我们抵制战争、主张和平时,还是要说,炮火赢不了人心,但知识能征服全人类。文明和智识,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我们的孩子,我们这些热爱阅读的孩子,正越来越靠近这一天。
导读资料
柔软的历史
历史,是久远和深重的。大人看历史,看的是来龙去脉,学龄前的孩子看,看的则是趣味。他们大多不会对历史事件的演变有那么深的求索欲,但对里面好玩的故事、细节过目不忘,会反复阅读、津津乐道。所以,把历史写进图画书里给孩子看,要精心筛选,要像剔鱼骨头一样,把好吃又易消化的部分小心地留下来,其中的深浅、难易都要有尺度。
宠爱的“大儿子”。一年后,当他们衣衫不整、蓬头垢面地抵达重庆时,动物们依然浩浩荡荡,虽然有些在路上死去,但也有刚出生的幼畜加入。若不是“爸爸”一路用心照料,我想,这些小生命是难以在漫长而艰难的途程中顺利诞生的。正如书中所说,它们是新生命,是活下去的希望,也是知识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希望。将书和史实联起来看,我着实震惊。
1937 年是灾难之年,尤其对于南京人来说,不堪回首。战乱导致多少人背井离乡,生死相悬,亲情更是在风雨中飘摇,最后只成一纸家书或永远的守望。战争爆发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意味着离开校园,抛弃多年的研究成果,流亡远方,这更多了一层精神上的悲情。看这本书,我能体会到“大儿子”们对于“爸爸”这样的人何等要紧,它们寄托并倾注了“爸爸”毕生科研的心血,所以“大儿子”的爱称来得自然而然,而迁移的路途再远,“爸爸”都会带上它们,一路呵护,如真正的亲人。
整本书画得并不沉重,画家为还原历史查找了许多史料,下关轮渡、电报内容、南京的城墙等元素都真实地追溯了那个年代的气息,但他又在颜色和笔触上运用了孩子们喜爱的表达,让这一战争中的历史趣闻变得直观易懂,可读性强。虽然是战争,也是苦难,但画家有意避开灰暗,不去渲染残垣断壁和路上的冰冷饥寒,尽可能用暖色调保护阅读的孩子,让他们读到爱和情意。这份小心里,也有画家隐藏其中的心思:对于和平和美好生活的寄望。
当一些故事不得已发生,当我们远离了它们再回头张望时,又觉得那么生动和丰满,像小说、像电影。它值得我们用图画书来叙说和纪念。读这个故事的孩子,会在不久的将来,有兴趣去发现更多历史长河里那一个个珍珠般的片段。
在资料中,我无意读到了一段话,是当年的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写在日记里的。故事里提到的那个校长,就是他。他说:我们希望我们以科学与学术压倒敌人敌人可以炸毁的是我们的物质,炸不毁的是我们的意志;炸得毁的是我们建设的结果,炸不毁的是我们建设的经验
今天,当我们抵制战争、主张和平时,还是要说,炮火赢不了人心,但知识能征服全人类。文明和智识,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我们的孩子,我们这些热爱阅读的孩子,正越来越靠近这一天。
(余丽琼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东方娃娃》总编)
内页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