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情 诗意春节》(一)
(2010-03-01 15:30:20)
标签:
文化 |
分类: 古典情怀系列 |
郭霁红:
海内外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为您播出的是“中华情 传统佳节系列”节目中的诗意春节。我是《中华情》栏目的导演郭霁红,此刻我置身于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景区内的五龙亭中,邀这夜幕下的一阕湖光山色,与您共度诗意春节。中华传统节日是对我国悠长历史文化的无形传承,刻在人们记忆的竹简。而将其写进婉转的诗篇,就不再是单纯的庆祝与纪念,更是倾注了一种文化的情感。除夕过后就是元日,现在我们称为大年初一。传说女娲创世,她在正月初一创造了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到了初七,才创造了万物之灵长的——人!所以,农历正月初七就被称为“人日”,就是人类的生日。除夕有送别旧年的欢宴,人们整宵不眠,守着岁月经过的痕迹,期盼着零点钟声的响起,闭上眼睛,让一切不愉快随着旧年辞去。爆竹炸响在除夕的最后一秒,再睁开眼时,新年便拉开了崭新的序帘。爆竹声后,灿若碎锦,人们踩着满地红彩,相逢道贺,辞旧迎新。
时光与诗情,相互哺育,将每一个节日的古老与深邃诉诸笔端,沉淀于心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徜徉在古典诗词的粼粼波光中,体味诗意的春节。
1、《探春令》【宋】赵长卿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
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和气/入、东风/里。
幡儿/胜儿/都/姑媂。戴得/更/忔戏。
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郭霁红:作为宋朝皇室宗亲的赵长卿,远离了荣华,在诗词中自娱,活泼朴素的言语讲述着世间平凡的悲喜。就如这一年一度的除夕,人间烟火里平淡的欢愉,排沓出明朗的诗情,乐声与人声掩映交错于行将开启的华筵。从唐代开始,人们在吃春酒前要先尝尽春盘里的菜色,春盘包括萝卜、芹菜、韭菜、葱、蒜等辛辣之菜,翠缕红丝,色香味俱佳,取迎新之义。幡儿、胜儿则是姑娘们用纸做的花饰,满载着轻盈的心绪,如袅袅春旗,绽放于美人发髻。眼前这除旧更新的气象,惹人情不自禁要端起满溢的新酿,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吉祥颂》
作词:张俊以
作曲:姚晓强
演唱:张也
长城飞舞的巨龙
是中华民族无言的坚强
黄河吹响的唢呐
是中华民族豪情万里长
欢歌笑语飘荡锣鼓
敲响了好时光
兄弟欢聚一堂
祖国未来更加安康
东方灿烂的灯火
是中华儿女动人的目光
西部热闹的脚步
是中华儿女又追逐新
希望大地喜气洋洋
鲜花盛开了好时光
姐妹满脸春光
祝福祖国快乐吉祥呀啦嗦呀啦嗦
一千个祝福一万个祝福
我们的祖国快乐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