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庸感悟(十):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2012-04-19 17:02:11)
标签:

中庸

杂谈

分类: 人生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鬼神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之前我们讲过,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鬼神观的实用主义也是如此,它的指向就是通过对鬼神的畏而敬而达到对万事万物的诚。

所以这段从一开始就讲鬼神对于“为德”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中国人认为鬼神是阴阳二气,气是事、物之本。鬼,即归,即万事万物所归的原点、出发点、本初;神,即申,是万事万物发展壮大的终极。这就对应了鬼属阴,神属阳的特性。从这种高度抽象的概念可以看出,鬼神观并非虚无的、迷信的、超自然的,而是建立在扎实的物质基础上的高度的抽象概括。既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精神和物质)都归属阴阳,那么作为阴阳之气的鬼神,自然就包含了万物。当鬼神作为一种这样的概念而具象化,并被认识、理解和接受的时候,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特性对人们自然就产生了震慑的作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用当时的科学技术很多现象无法得到清晰解释的蒙昧时代,鬼神的震慑力量就更加强大,而这种积淀了数千上万年的情感,直到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依然在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说,鬼神观对现在社会,依然有着实际功用。因此,千百年来,人们对鬼神所产生的敬畏之情也在情理之中。这并不是坏事,因为人们在由畏产生敬,并由敬产生诚,进而引导人们顺乎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按规律办事,即是德。这就是鬼神观对道德修养的实际意义。

接下来的两句便是对鬼神特性的描述:用眼睛看是看不到具体的鬼神,用耳朵听也听不到鬼神的声音,但是鬼神却会体现在万事万物上,不会有一点遗漏。这是对鬼神高度抽象的属性的描述。鬼神的威仪可以使天下的人在祭祀的时候斋戒、净身、穿上华丽而隆重的礼服,以表示对鬼神的崇敬。这时候,鬼神的氛围漫漫洋洋,像在你的头上,又像在你的四周。我们相信,在古代,或者即便到了现在,当我们身处隆重而肃穆的祭祀场合中,这种感染力是相当强大的。这断就是讲鬼神对于人的影响和效果。中庸接着引用诗经,表达了人如何对待鬼神,它提出了三思,即三种思考方式:格思、度(duo)思、射思。格,规则的意思,也有到达的意思,所谓格思,即接近乃至抵达事物本质规则的思考,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体悟;度,即揣摩,度思就是根据表象进行推理性思考,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推理或者探究性思考;射,即猜测,射思就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毫无根据地进行猜想。这三种思维方式是我们日常经常使用的,大多数人射思较多,其次度思,最少用也最难的是格思。但是最接近事物本质规律的就是格思。中庸认为:对鬼神这种高度抽象的事物进行思考,应该格思,不可用度思,更不用说射思了。

既然鬼神是高度抽象、无所不在的,那么即便在很小很细微的事、物上,都会表现得非常明显。出于对鬼神的敬畏,我们同样需要对这些很小很细微的事、物上要保持敬畏的心态,用诚来体现这种敬畏,对诚不可有丝毫的掩盖。如此而已。

至此,中庸对鬼神的解释全部结束。总结一下通篇的结构:第一句是总起,表达鬼神对道德(即畏--诚)的作用的总结性概述;第二句是对鬼神特性的描述;第三句是讲鬼神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敬畏上。第四句是讲人对鬼神的态度,主要体现在思考方式。最后一句是收尾,呼应第一句,对鬼神在人的道德修养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纵观中庸三十三章,这是唯一讲到鬼神的章节。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儒家是不愿意对鬼神做太多的讲述,但是也不能回避,所以中庸仅仅是点到为止。儒家的鬼神观,这里几乎都已经表述清楚了。说到底,一句话,鬼神,是为道德修养服务的工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