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庸读感(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2011-10-24 16:20:21)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生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什么是中庸?文章没有直接用定义的方式来说明,而是引用孔子的语录从四个方面论述中庸的概念。一是谁在中庸;二是通过对立双方的表现来说明中庸的内涵;三是指出中庸目前被接受使用的程度,说明中庸在现状;四是分析中庸现状的原因。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丝毫没有论述抽象概念时候的枯燥。

孔子说,贤德君子的行为是符合中庸之道的,不贤德的小人的行为是违背中庸之道的。这本以中庸为题的著作中,第一次提到中庸解释中庸,用这样的方法,自有其独到之处。首先,这种方式把一种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当提到中庸的时候,人们就会联想到谦谦君子的形象,中庸这个枯燥的概念就有了具体的形象。其次,通过君子和小人不同的行为方式,很容易让人们理解中庸的概念。第三暗示了作者的倾向性和愿望,希望大家都成为中庸的践行者,因为君子的形象是所有人追求的。那么中庸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君子时时刻刻都守中,即不偏、不倚、不过、不不及。前文已经对中做过了解释,即最符合天道规律的理想标准,君子的行为、言语、思想就是守住这个“中”的标准,这当中,只有天道规律,而没有“我”,所以守中就是无我。而小人却不是这样,为什么小人不是这样呢?因为小人无所忌惮。无所忌惮就是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就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没有任何底线,所以他的行为是不受控制的。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智慧,但是在民众当中已经好久没有得到广泛推行了。这就是中庸的现状。孔子继续分析道,我知道中庸之道好久没有得到执行的原因,聪明的人行事往往过头,愚笨的人行事往往不足。这是因为很多不明白中庸之道的原意。我也知道中庸之道很多人为什么不能够明了中庸之道,那是因为行为表现得很正派的那种人过分强调了中庸之道,而行为表现得不正派的那种人则完全达不到中庸之道的思想水准。这几句既解释了“道不行”的现状,又指出了如何修道的途径,即需要有针对性地、因人而宜地修。

中庸之道就是不过分,不不及,两者都要避免。愚者和不肖者更容易被识别,因为他们或反对或不足。但知者和贤者常常自诩甚至被冠以榜样而难以被识别。这些人看上去很认可中庸之道,并且特别强调中庸之道,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行中庸之道的,如此为了表现而行,就会做过头。历史上的革命左派就属于这一类,所谓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误,就是指文章中所提及的“知者”和“贤者”。因此,凡是故意表现的,都是过。过就是错。

 到此为止,中庸的初步概念基本上讲清楚了。中庸总论部分也就结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