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读边写--我爱悬疑小说
(2022-04-20 12:23:07)分类: 悦读笔记 |
对悬疑探案推理小说的兴趣,源于中学时读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上学和工作后,热衷于附庸风雅,读的书都偏文艺,散文随笔居多,小说和人物传记都读名著。
这几年重拾悬疑探案推理小说,是因为一部叫《林肯律师》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位精英律师与大恶人斗智斗勇的故事。男主角很有魅力,结局也很圆满。看了三遍仍不过瘾,去百度搜这部电影的小说原著,发现了作者迈克尔·康纳利。这位作家是记者出身,担任过美国推理小说作家协会主席,小说主人公不是律师就是警探,情节曲折,故事精彩,一口气读了他的《血型拼图》《黄铜判决》《九龙》《诗人》等差不多八九本。
后来工作原因对反恐小说产生浓厚兴趣,发现了汤姆·克兰西,军事小说家,写了很多谍战、反恐小说,看了他的《抵抗全敌》《锁定目标》《彩虹六号》等等。对于我这个女性读者来说,汤姆克兰西的小说有一个缺点,就是经常有大段大段武器描写,比如战机、战舰、枪械等,显得罗嗦了点。前阵子看了他写的《冷血悍将》,挺好,后来发现电影也拍出来了,但只拍了小说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看了电影《龙纹身的女孩》,觉得不错,搜到了千禧年三部曲,另外两部是《玩火的女孩》《捅马蜂窝的女孩》,特别好看,一口气读完。想找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发现这位瑞典作家写完这三部作品之后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另外两部也拍成了电影,但比第一部差远了,简直对不起原著。
因为电影《达芬奇密码》,开始读丹·布朗,只读了三本,主要是知识点太多太深奥,读起来实在烧脑。丹·布朗是学霸级人物,他的小说很长知识,对自然科学和宗教人文感兴趣的朋友应该会喜欢。比如那本《骗局》,涉及海洋学、冰川学、古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我读完之后歇了很久,因为脑袋实在太累了。
后来又读迪恩孔茨,他的《好人》和《谋杀先生》很好看,我怀疑电影《双子杀手》就是受到小说《谋杀先生》的启发拍出来的,他的好几部小说拍成了电影。还有杰夫里·迪弗,读过他的《蓝色骇客》《人骨拼图》《第十二张牌》,其中《人骨拼图》非常精彩,拍成了电影《神秘拼图》,但小说比电影的情节更丰富也更曲折。
我喜欢动脑,喜欢探究人性,喜欢分析推理,悬疑小说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这些兴趣。随着剧情的推进,寻找蛛丝马迹,一点一点抽丝剥茧,一步一步接近真相,直至看到事件全貌。罪犯与侦探之间斗智斗勇,连环计、计中计、反间计等计谋频出,很多时候还需要心理分析,这个过程很有趣,也很过瘾。
之前在网上买了十几本迈克尔·康纳利的小说,但纸质书字太小,即便是戴上老花镜还是费劲,都搁置在书柜里了。小牛同学找了个电子书下载网站,很便宜,都是高清扫描版,下载后可以传到平板电脑上看,能放大字体,但盯着屏幕时间长了眼睛还是累。在电子书和纸质书之间难以选择,这是快乐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