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汶川地震杂谈情感 |
汶川地震的轰响,“震出”了国人的爱心。13亿人(据说这个数据很不准)我想连在监狱中的囚犯都因为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悲惨而落泪。也许因为60多岁的温总理在地震后4个小时就到达了地震现场;也许是因为中央电视台一改过去不痛不痒的节目播出,全天滚动播出灾区的惨象和英勇的战士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的救灾;也许是上千辆成都的士司机迅速赶赴灾区现场,免费接送灾区伤员;这一切,让全国人民一下子从人称“散沙”变成了万众一心的中国人,中国人,甚至国外的“友邦”也对中国中央领导人和普通的中国人行为所“惊诧”,全世界的人突然发现,原来,中国人是那么的有爱心!
中国13亿人所迸发出来的能量不可小觑,据说(据那些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大国的人们说),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对这股力量感到恐惧。从来都是让人认为的“各家自扫门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的中国人突然之间那么团结,突然之间冒出了那么多不计个人得失的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志愿者,突然之间冒出了那么多自愿献血者,国人的捐款热情空前高涨。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心原来是那么的善,而我们行善的行动是那么的迅速那么的快。很难相信国人(也许是部分的,也许是很少的)曾经有过看到歹徒在车中殴打司机而无一人伸出援手,曾经有过歹徒当街强奸女孩而无人上前制止,我们曾经的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失去了信心。人们之间的距离曾经是那么的远,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曾经是那么的大。然而,这一切,在大灾面前,特别是在大灾的四川,我们的劣习,我们的冷漠变成了耻辱,甚至,如果我们不出自己了绵薄之力,会感觉到自己的良心得不到安慰!
每当看到外面瓢泼大雨,看到孤单的人没带雨伞,或在雨中的妈妈带着小孩,都有一种要送他们去他们想去的地方的冲动,然而,这样的做法在中国这个人与人之间防备多于信任的国度,可能会有两种结果:路人是否愿意(主要是担心我是否是个好人,搞不好会把他卖了)搭你的车,或如果我让路人上了我的车,路人会否劫车劫款?在火车站,每每看到拎着重物步履蹒跚的旅客,都有一种去帮他一把的冲动,然而,也许你去帮他拎了东西,东西里面带着毒品,也许你去帮他拎了东西,对方不会体会到你的爱心,而担心你会将他的包裹拎跑。在中国,人们之间的防备与冷漠较之于西方发达文明国家要多得多。
台湾已故社会批判家柏杨在描述“丑陋的中国人”的时候,用了一个所谓的“酱缸文化”的理论:一条绿色的”黄瓜”放入了酱缸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色的“黄瓜”变成了黑色的”酱瓜”。我们面对周围的环境,就算原来是一个绿色的”黄瓜”,也逐渐变成了黑色的“酱瓜”。一旦你还是绿色的“黄瓜”,就会让大部分的“酱瓜”视为异类,就要受到排挤和打击,就算是在现在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年代,演艺界的名人们也要用大部分捐款10万来证明自己是“酱瓜”而不是绿色的“黄瓜”。
汶川地震,“震“出了我们的爱心,那些我们以前认为的“好人”或“坏人”们,一下子都变得爱心爆棚,我们这些“酱瓜”们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绿色的黄瓜,人们之间最关心的是灾区,最关心的是自己能为灾区做什么,最关心的是捐钱了没有(当然人们也在关心别人捐钱了没有),国人突然发现,原来我们是那么的有爱心,原来不仅仅是自己有爱心,周围的人也是那么的有爱心。我们真的是那么有爱心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我们原来就是绿色的“黄瓜”!
然而,我担心的是这种“原生态”的爱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冷却。当中央电视台又恢复了只为领导说话的时候,当领导们、名人们借救灾开始作秀的时候,当灾区的负面新闻逐渐地曝光的时候,我们会否又逐渐地变成了“酱瓜”?希望不会如此,希望我们的爱心能持久下去。
灾区的重建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至少可能在几个月内灾区还有很多灾民连帐篷都住不上,风餐露宿对许多灾民来说可能是要面对的现实。也许我们的社会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然而,这次的地震,让我们知道我们是有爱心的,让这份爱心一直保持着现在的高温状态不会渐渐冷却也许不可能,但是,如果这份爱心能冷却得慢一些,那就是灾区人民的幸事了。
祝福灾区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