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讲坛 : 我国历史上最大面额的纸币

标签:
通货膨胀最大面额纸币文化 |
分类: 草根讲坛 |
草根讲坛
1945年5月10日,原新疆省银行发行了一种面额为60亿元的钞票。由于当时新疆的特殊情况,虽然使用国民党政府的通用货币,但同时还发行地方币值的新疆货币,并折价共同流通使用。这种60亿元的钞票是历史上面额最大的纸币。
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的“法币”因通货膨胀彻底崩溃,发行了新的“金圆券”,并以1:300万元的比例收兑“法币”。由于地方币与“中央币”并行的原因。这种60亿元的钞票上还印有“折合金圆券壹万元”字样。
60亿元巨大面额,而且一张钞票印有两种面额,这在我国货币史上都是罕见的。
那么,这张大面额货币的购买力有多少呢?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新疆地方文献室提供的资料,当时新疆省货币6000亿元兑换一块银元。电影、戏剧的门票价是1200亿元。这样,这张面额为60亿元的钞票,就只值百分之一块银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