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凄婉情缘香消玉损最美歌女 |
分类: 草根讲坛 |
草根讲坛
守候在病榻旁的姐妹们,一时大惊失色,都埋怨李氏,不该这样倔强,让皇帝伤心。但李氏说:“你们不知道,我是因貌美才受宠幸,如今颜色衰退,若皇上发现我的容貌大不如往昔,便会对我生厌,还会记着当初的我与他的恩情吗?”不久,李氏香消玉损,刘彻十分悲恸,命把李氏埋葬在长安近郊。墓呈三角形,高二丈多,周围六十步,民间称为“习仙台”。
果不出李氏所言,刘彻仍记着往日如花似玉的李夫人,于是擢升她大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二哥李延年为协津都尉。但眷念思恋,仍不能自已,于是便请灵媒先生少翁来招李氏的亡魂。招魂那天晚上,少翁把李氏生前用的纱帐放下,让灯火齐明,香烟缭绕,布置一个寂静神秘的气氛;然后让刘彻坐在另一个纱帐里,远远瞻望。少翁口中念念有词,装腔作势。刘彻隐隐约约看见李氏在纱帐中出现,然后下床,轻移莲步。他怦然心动,正欲上前,那美妙的幽灵却冉冉消匿了。
刘彻为了纪念这次相见,作诗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从此“姗姗来迟”便成了一句成语。他的伤感可想而知。那时,为了远征南越国,在长安城南开凿了一个巨湖——昆明池训练水军,武帝则经常泛舟湖上,但对李氏仍然十分思念,因而自作悼歌,叫宫女们吟唱。其中一首云:“罗袂兮无声,重墀兮尘生,虚房冷兮寂寞,落叶依于宁局,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这两首悼亡诗歌,充满了深情,凄婉惆怅,更使武帝伤怀。
有一天,刘彻在“延凉室”中午憩,梦见李氏躺在身边,送给他一种“蘅芜香”,他猛地惊醒,人虽已杳,但枕席衣服却幽香扑鼻,数月不散,为了纪念这场春梦,他便改“延凉室”为“遗芳梦室”。此外,刘彻还为李氏作了一篇悼亡赋,在中国的帝王文学中,享誉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