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颜薄命千古奇冤悲剧命运文化 |
分类: 草根讲坛 |
草根大讲坛
辽懿德皇后是如何被“艳词媟语”击倒的?
懿德皇后青年时生了皇子濬,皇太叔(道宗叔父)天下兵马大元帅重元的王妃入宫祝贺,妆扮艳冶,顾影自怜,流目送媚。皇后告诫她说:“你是贵家妇,态度应该庄重,何必这样呢?”这个王妃夫妇二人从此对皇后结下了嫌怨。后来重元策动兵变,谋夺皇位,失败而死。知北枢密院事赵王耶律乙辛在平叛中了功,擢南枢密使,总领全国军事,威权倾中外。后鄙其为人,她的外家也不买他的账。耶律乙辛因此心怀忿恨。其后皇子濬册立为太子,奉诏总领国政,法度修明,耶律乙辛的政治野心受到抑制,因而加紧进行阴谋活动。
重元的家婢单登善弹筝及琵琶,在重元败亡后进入宫庭为官婢。她在宫中常与赵惟一争能,埋怨懿德皇后没有赏识和提拔她。皇后乃召她同自己对弹四旦二十八调。单登的技艺确实不及皇后,不得不羞愧拜服。道宗尝欲召单登弹筝,皇后谏道:“单登原是重元的家婢女,难道我们不须防范重元家有刺客吗?” 道宗于是中止了这件事,并把单登安置到别院去。她内心更加怀恨。她的妹子是清子教坊(皇宫里主管音乐舞蹈的官署)伶工朱顶鹤的妻子,又做了耶律乙辛的情妇。单登于是唆使清子向耶律乙辛告密,诬蔑懿德皇后同赵惟一有奸情。
耶律乙辛野心极大,正在暗中谋划陷害皇后和太子,但是没有抓到任何证据,他因此又心生一计,命人作《十香词》十首,内容尽是艳词媟语。词云:“青丝七尺长,换作内家妆(宫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青丝和绿云都指妇女的鬓发)。”“红绡一幅强,轻阑(遮护)白玉光。试开胸探取,犹比颤酥香。”“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股总堪比,可似粉腮香?”其余词章再不赘录。
耶律乙辛派遣单登在入值宫院时把《十香词》献给懿德皇后,后读而喜之。单登乘机进言道:“这《十香词》是宋朝皇后作的;娘娘也是位居皇后,如果娘娘亲笔抄录了这《十香词》,岂不是成了二绝吗?” 皇后胸怀坦荡,没有警惕性,就用笺纸亲笔抄录了《十香词》的全文,还在笺尾题了一首《怀古》绝诗。诗云:“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皇。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昭阳殿,赵飞燕所居)。”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美貌善歌舞,宠冠后宫。她自己没有生育,凡妃嫔宫人生子,都都命人加以残害;汉成帝终于绝了后嗣。她又同宫奴燕赤凤私通,秽德彰闻。成帝死后,她被迫自杀。很明显,此诗对赵飞燕是采取批判态度的。
耶律乙辛从单登手上取得了《十香词》和皇后的题诗,就作为罪证,主使单登和朱顶鹤向道宗告密,诬陷皇后同赵惟一有暧昧关系。耶律乙辛复在道宗跟前密奏,编造所谓秽事,加以证实。道宗大怒,命耶律乙辛宰相张孝杰会同审办此案。他两人串通起来,于是皇后的罪名成立。道宗犹豫未决,指着《怀古》诗对耶律乙辛二人说道:“这是皇后骂赵飞燕的诗,怎么会同《十香词》有关联呢?”孝杰说:“这正是皇后怀念赵惟一的诗啊!”道宗问:“你怎么知道?”孝杰说:“‘宫中只数赵家妆’和‘惟有知情一片月’二句是包藏‘赵惟一’三字的。这就是证明。”昏庸猜忌的道宗竟然上了圈套,轻信了权奸的谰言,招皇后当面质证,后哭诉非事实,道宗不听,拿起铁骨朵扑击她,几乎当场打死。皇太子及齐国诸公主都祈请代母后受死,亦不许。皇后被赐死,以白练自尽,年仅36岁。临死前复作《绝命词》,哀恻动人。赵惟一亦被杀。
由以上讲述可以看出,在时时处处潜藏杀机的封建皇宫内部,懿德皇后虽然很有才华,身居高位,但是她正直无私,胸无城府,因而在明争暗斗的人欲旋流当中,一不小心就会栽倒在权奸小人设置的圈套里。懿德皇后之所以被“艳词媟语”所击倒,这是因为:
其次,权奸小人为达到政治野心,为了一己私利互相勾结,精心设计骗局,懿德皇后却一直蒙在鼓里。权奸势力沆瀣一气,懿德皇后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当她陷入敌人预谋已久的恶毒圈套之后,不仅自身毫无察觉,放松警惕,而且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人来提醒她,严加防范,谨防上当!一旦事发,自然就很被动,有口难辩,身陷囹圄。另一方面,懿德皇后酷爱诗词,这一看似高雅的爱好也演变成敌人乘机借刀杀人的一把双刃利剑,正是由于敌人从懿德皇后《怀古》绝诗中找出了“赵惟一”三个字,才使这首《怀古》绝诗成为敌人肆意陷害她的铁证。自己的诗作竟然把自己送上断头台,史上绝无仅有,岂不悲哉!
第三,“伴君如伴虎”,而懿德皇后侍奉效忠的道宗皇帝恰恰是一个生性多疑、没有主见、轻信谗言的昏庸君主。在这样的昏君面前,懿德皇后的任何辩白都是无济于事,最终必然难以逃脱被冤赐死的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