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草根大讲坛:苏武自杀是如何被救活的?

(2013-04-01 07:54:24)
标签:

苏武自刺

神奇脱险

不投降变节

高风亮节

文化

分类: 草根讲坛

原创:草根大讲坛

 

 

 

          苏武自杀是如何被救活的?

 

  “自刺”的缘由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匈奴主且鞮侯单于初立,他想与汉朝修好,就把以前扣留的汉使路充国等人送回。

 

 

http://s10/mw690/4ac45b5etd94144654339&690

     汉武帝知道这一消息,马上任命苏武为中郎将,派他持节出使匈奴,同去的有副中郎将张胜和随从使常惠,一行百余人。苏武进入“胡境”,单于却变了态度,对汉使非常无礼。原因是匈奴内部发生了变乱,有人想劫单于之母降汉讨官。副使张胜知此内情,采取了怂恿之策。单于调兵平定变乱以后,就想杀掉汉使,但被部下劝阻了。稍后单于寻机凌辱汉使,又派人轮番诱降。面对这种厄境,苏武不愿受辱、失节,决心以自杀昭示自己忠于汉室的意志。一次他被卫律(先期投降匈奴的汉人,当时已成丁零王)纠缠得心烦,就拔刀欲杀其人,吓得卫律遁于户外,苏武则引刀“自刺”了。《汉书?苏武传》载:“(武)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这就是说,苏武伤在颈和背的接合部,因为伤势重,昏迷中由医生抢救了半日,险情才得以缓解。

      获救的经过

      当年苏武“自刺”伤势很重,卫律“驰召医”,是请来专门医生治疗的。可惜匈奴的医术医方典籍很少记载,惟《三国志?乌门传》裴松之注引《魏书》有所披露。裴注云:“乌丸,东胡也,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丸山,因以为号焉……俗有病知以艾灸,或烧石自熨,烧地卧上,或随疼痛处,以刀决脉出血,无针、药。”由此可知乌丸(东匈奴)医术有灸法、熨法、热熏法、砭刺出血等,这与秦汉古医书所载的“边地”医法类同。

 

http://s9/mw690/4ac45b5etd94145cf3808&690

从《汉书.苏武传》记载看,“召医”采取的是热熏法,即凿地为坎(坑穴),煴火(无光焰火)熏之,并“蹈其背以出血”(疏淤化滞)来抢救的。其中“蹈其背”的“蹈”,不能理解为双脚去“踩”或“踏”,它应是“掐”(音滔)的通假字,《辞海》解释:“掐”有叩、击打之意。苏武自杀系砍非刺有资料为证:从出土实物看,古代的刀尖端弧度大,适用砍杀,不宜刺杀;秦汉之际的佩刀长约三尺,“自刺”胸部不但困难,也不符合古人砍颈(斩首)杀人的习惯。“蹈其背”也证明了伤口在背颈部。兽医有一疗法,可能被游牧为主的匈奴医生所借鉴:当马患“症结”后,医者用手徐徐伸入直肠,找到结粪块后,隔直肠按摩结块,促使结块变松软易排出。所以医生移“掐结术”于苏武,曾蹈(掐)其背以出淤血不乏滞凝为害的。古医书的有关伤科抢救医案,可以补充史书记述抢救苏武的详情。据《武威汉代医简?四十八、四十九》(东汉墓出土、约公元二十五——八十八年间成简,晚于苏武约百年)记载:“去中冷病后不复发方:穿地长与人等,深七尺,横五尺,用白羊矢(屎)干之十余石,置其坑中,纵火其上,羊矢尽索(燃);横木坑上,取其卧人;卧其炕上,热气尽乃止,其病者慎勿得出见。”

由上可知“去中冷病后不复发方”与当时急救苏武之法颇同。因为血之特性,遇热易行,遇冷易凝。苏武的刀伤很深,血淤成块,必然滞凝为害。匈奴医生施用“掐结术”之法,在排除淤血的同时,以热熏法驱寒化淤是合理的。

 

 

http://s1/mw690/4ac45b5etd941474fe410&690

   更重要的是“煴火”的燃料是干白羊矢十余石。白羊矢在秦汉之际被认为是伤科良药,敷其灰可以止血。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也记有:“以刃(刀)伤,燔(燃)羊矢,傅(敷)之”的医案。这证明化淤加热熏法是可行的,而且事情发生在公元前一百年的“边地”,不能不说是医史上的奇迹。倘若按现代科学方法分析,在寒冷季节采取热熏法,可使刀伤失血多处于昏迷中的病人,迅速恢复和保持体温,这对循环系统衰竭是十分有利的;以干白羊矢的“煴火”热熏,确有止痛和防感染的作用;采取“蹈”(掐)出淤血的办法,可以防止化脓,促进正常的血液循环。这种古朴的伤科抢救术,终于救活了重伤的苏武,使其名垂青史为后人所景仰。

 

http://s3/mw690/4ac45b5etd9414862984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