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账户记录(65):打新不败神话被打破+小买阿胶

(2019-11-26 18:58:01)
分类: 女儿账户

1126日,即今日午间卖出所中新股浙江银行1000股,中签价格4.94元,卖出价格5.08元,账户显示收益129.62元。回看今日分时走势,本有涨停10%卖出机会,但由于平时不看盘,所以,丢掉了这个机会。不过,这点小钱,娱乐意义还是要大于金钱意义。同时,这也说明,我大A股打新股不败神话已经被打破矣!——这倒有点纪念意义。

同时,买入东阿阿胶100股,成交价格34.15元。对于当前价位的阿胶,只要账户有钱就买入。

补记:1118日,曾卖出阿胶200股,成交均价35.20元,主要是为新股筹集资金。

 买入理由:

本记录自6061626364通过换股、分红、打新等已持续买入阿胶,至今已多积累1400股。所述理由也均已说过了,一言以蔽之,自己认为东阿是“王子遇难”,未来成为“青蛙”的概率较小。至少,自己要再等它两年的时间,看其渠道库存清理完成之后,再作决断。

至此,持仓如下:女儿账户记录(65):打新不败神话被打破+小买阿胶


本账户初始投入资金50万元,2015年起计算(之前之后均有资金投入,20153月资金全部到位、11月份建仓完毕),初始净值为1,截至今日净值3.7994,浮盈收益279.94%。若按5年计算(至2019年底计算),年复合收益率30.6%

2018年底市值109.81万,今年上涨73%

 

说明:

1、本账户的收益已经大超预期,其间有运气成份,比如打新。长期而言,这个收益率是必然下降的(这里说是的“必然”)。但总体而言,本账户已经进入良性状态,即以后若保持年复合收益率10%以上,即等于一个“打工者”为这个账户“打工”,进而进入“钱生钱”的阶段。

前段时间,见雪球上讨论工薪阶层如何积累到你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如何做到呢?我认为,本账户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当然,开始的本金多少也是个问题。

    2、本账户经历过2015年股灾、2016年次股灾,以及2018年漫漫熊市、个股爆雷事件,但是在这种“多灾多难”、“很少有好时候”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超预期的收益。

    3、本账户的组合并不完美,其间因为估值较高原因而错失了自己曾十分看好的股票,进而犯了“吸吮大拇指”的错误,未来如果有机会能够买入,还有可能进一步向最优股权资产集中。

   

附:本账户的投资体系

 

    本账户理论持有期限:40年。

    所谓理论期限,即理论上这个账户的资金40年原则上不从账户中提取使用,牛市太疯狂了、或急用除外。

    1、投资策略:

    与其预测风雨,不如打造诺亚方舟;

    与其猜测牛熊,不如见便宜了便分段、分批买入,并以年为时间单位坚定持有。

    投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放在优秀、低估或合理的企业身上,切不可寄托于牛市大潮的全部上涨之上。

    2、买入系统:

    1)整体大熊市低迷期;

    2)“王子”一时遇难;

3)长牛股阶段性深度调整之时。

3、卖出系统:

1)发现买错了,立即改正;

    2)贵得太离谱儿,一般高估不卖;

    3)基本面恶化,主要是被颠覆或竞争根基被动摇(一时增长放缓当具体研判);

    4)找到性价比更高的,此招儿慎用。

    视牛熊市状况可进行金字塔式的仓位动态调整,原则上不波段操作(老虎长翅膀的事儿干不来)。

    坚决规避两个卖出:

    1)大跌“吓”得卖出;那是愚蠢的卖出;

    2)认为赚钱了“乐”得卖出;那是糊涂的卖出。

    4、持股座右铭:

    不想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一分钟。

    5、投资风险:

    波动并不是风险,哪怕巨大的波动,如调整百分之三十、五十,也不是风险。

    真正的风险来自于:

    1)本金的永久损失;

    2)回报不足,如跑输无风险利率(债券、定期存款收益)、上证指数(沪深300)、长期通胀。

    6、收益预期:

    与上面“跑输”相反,底线是实现“三个跑赢”。争取回报高于基准指数几个点,达到投资优秀的水平。

    7、持股心态:

    就当这点钱“烂”在股市里了。

    说明:

本账户仅为实验中国式长期投资,是我个人家庭投资过程或成功或失败的记录。如果对朋友们有启发意义,重在投资理念、投资体系的构建上,而个股上我也一定会有看错的时候。

抄作业容易,抄体系难,抄心情更难,切记,切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