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期新读写精品阅读——写作与语文
(2008-09-19 14:10:28)
标签:
杂谈 |
著名作家:梁晓声
我是从小学三年级起开始喜爱语文的,因为数学仅以对、错为标准,而语文的标准还联系着初级美学。每一个汉字的书写过程,都是一次结构美学的经验过程。
我清楚地记得三年级语文课文中有一篇散文《山羊和狼》:山羊妈妈出门打草,临行叮嘱三只小山羊,千万提防着大灰狼,别被它骗开了门,妈妈回来敲门时会唱一支歌:“小山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妈妈回来了,妈妈来喂奶……”那是我上学后学的第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的内容是那么地吸引着我。我手捧着新课本,蹲在教室门外看得入神。语文老师经过时,她好奇地问我看的是什么书?当她看到是语文课本时,眯起眼注视了我几秒,什么也没说,若有所思地走了……
几天后,她给我们讲那一篇课文。“我们先请一名同学将新课本的内容叙述给大家听!”接着她把我叫了起来,教室里一片肃静。同学们都很困惑,不知所以然。我毫无心理准备,一时懵懂,但很快镇定下来了。
普通的孩子对吸引过自己的事物,无论那是什么,都会显示出令大人们惊讶的记忆力。我几乎将课文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了。那一堂语文课对我意义重大,我的语文成绩从此以后一直不错,而且我更爱上语文课了。
大人们——家长也罢,托儿所的阿姨也罢,小学或中学教师也罢,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若善于发现其爱好,并以适当的方式提供良好的机会,使之得以较充分的表现,是必要的。
后来我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对一些字句的不理解而不断地读书求证。写作的过程迫使我不能离开书,要求我不断读、读、读……读的过程使我得以延续初中三年级以后的语文学习。